返回

第四十二章 方外不娴新世界

首页
接下来的日子,和以前一样,褚仁白天去药店做事,晚上回到自己的小院。

    其间顾炎武经常过来,每次来,都和傅山在室内密谈两三个时辰。

     有一次,傅山拿出了个记账的方案,让褚仁交给药店账房试用。

    褚仁略看了看,见是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称为“龙门账”,想必又是顾炎武和傅山的发明。

     唯一和以前不同的是,傅山有事没事就往褚仁小院这里跑,或品茗、或论诗、或下棋……即便什么事儿也没有,也要捧着一卷书,到褚仁这里读。

     其实傅山自丧母之后,心情也同样郁郁,陪着褚仁,一方面怕他寂寞,一方面也是填满自己心头的空虚。

     夏日天长,每到傍晚,父子两人常常在院中谈艺论文,从黄昏直说到繁星漫天,两身孝服,像是两抹霜,在夏夜中固执的孤寒着。

    一个为孝,一个为情,互相慰藉,互相排解……有时候天晚了,傅山便住在这里。

     刚一入秋,傅山便兴冲冲的对褚仁道:“爹爹要去登岳访碑,你陪着爹爹可好?” “爹爹您还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怎么就突然想着要去访碑了呢?”褚仁没有在意,随口应道。

     “爹爹昨夜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块碑,碑上有个‘茙’字……”傅山说着,便提笔写下了这个字。

     “这字儿怎么念?是什么意思?”褚仁问道。

     “念‘戎’,就是蜀葵。

    ”傅山一边吟咏,一边提笔写下一首诗,“古碑到孤梦,断文不可读[3]。

    茙字皦独大,梦逥尚停睩。

    醳名臆蕚草,是为葵之蜀。

    炎汉在蚕丛,汉臣心焉属?奉此向日丹,云翳安能覆?公门虽云智,须请武侯卜。

    ” 褚仁默念着这首诗,见傅山从蜀葵联想到它“向阳卫足”的特性,又转而想到蜀汉,想到汉家江山,还是遗民的一片拳拳痴心,心中不禁有些凄然,蓦然便明白了傅山寻碑之意,他要去寻找汉文化的根…… “登山有什么趣儿,不如在家看看书。

    ”话一出口,褚仁自己也觉得好笑,在现代时是宅男,穿越到大清,依然如故。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爹爹少年时,也像你这么想,只在家中小院苦读,不肯出门一步。

    现在想来,竟是错的,眼界越开阔,才越能体味书中真谛。

    ”傅山不温不火,只是耐心的劝说着。

     褚仁心道,读书只是消磨时间罢了,又不赶考出仕,知道那么多真谛又有何用?于是便换了个角度拒绝:“爹爹您还在孝中呢……” 傅山深深一叹:“登山访碑,也并不违孝道啊。

    ” 褚仁无奈,半是撒娇,半是认真地说道:“您自己去不好吗?我有畏高症,不愿意爬山。

    ”褚仁倒并没有说谎,他确实有轻微的畏高症,之前和古尔察跑马行猎,因为京郊的山势和缓,倒并不觉得有太大问题。

    此外,在褚仁心中,还转着小小的心思:若是傅山又一个人云游去了,自己说不定还有机会和傅眉亲近。

     “去登一次华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