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首页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晁无咎评本朝乐章云:“欧阳永叔《浣溪沙》云:‘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要皆绝妙。

    然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

    ” (2)冯延巳《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

    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帘春睡重。

    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据《阳春集》) 二十二 梅圣(原误作“舜”)俞《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事(当作‘又’)了。

    满地斜(当作‘残’)阳,翠色和烟老。

    ”(1)刘融斋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2)。

    余谓冯正中《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

    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

    ”(3)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

     [注释] (1)梅尧臣《苏幕遮》(草):“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

    ?@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据《四部备要》本《词综》卷四) (2)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曲概》引此词云:“此一种似为少游开先。

    ” (3)欧阳修《玉楼春》:“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

    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据《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卷二) 按:此词未见《阳春集》。

    《尊前集》作冯延巳词,不知何据。

    《阳春集》既不载,自难征信,当为欧作无疑。

    观堂谓“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不知此词原为永叔作也。

    又所引系据《尊前》,故与欧集有异文。

     二十三 人知和靖《点绛唇》(1)、圣(原误作“舜”)俞《苏幕遮》(2)、永叔《少年游》(原脱“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3)。

    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4),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注释] (1)林逋《点绛唇》(草):“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馀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愁,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

    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据《绝妙词选》卷二) (2)梅尧臣《苏幕遮》,已见前页注。

     (3)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梅圣俞在欧阳公坐,有以林逋《草词》‘金谷年年,乱生青草(按:《绝妙词选》、《草堂诗馀》等书,“青草”均作“春色”)谁为主’为美者。

    梅圣俞别为《苏幕遮》一阕,欧公击节赏之。

    又自为一词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盖《少年游》令也。

    不惟前二公所不及,虽求诸唐人温、李集中,殆与之为一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