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些都不重要了。
秦牧云抬起头,老天有眼,让她重来一回。
这一次,她就是死也要死在双亲身边。
从来周府至今,已经两年。
秦牧云总算等到了赵羡词。
再看一眼这个人罢,就当是那场噩梦里未完成的结局。
自此之后,桥归桥,路归路。
她不会留在周府,也不会再和赵羡词有瓜葛。
至于那本母亲题词的诗册,也和赵羡词一起留在这里好了。
她再也不想每天把诗册翻无数遍,只为等一个人来。
第7章007忘不了的白月光
赵羡词翻着诗册,心情复杂。
眼下这个时候,秦牧云的诗册还只堪堪抄录了寥寥几首,大多是苏轼的词。
开篇就是《临江仙·夜归临皋》,写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紧接着是《行香子·述怀》,字字用心: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秦牧云如今不过十三岁,和自己一般年纪,这几年纵然离家在京中,也深得周家老太太宠爱,怎的落笔净是这些出世之词?难道是少年强说愁不成?赵羡词眉头紧蹙,一时心中泛起奇异的感觉——如果没记错,当初看秦牧云的诗册时,册中多为缱绻柔思咏物叹景之作,诸如“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等等,忧思较重的也不过是“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之类,可现在……
这本诗册,不仅抄录极少,堪堪录了几首也全是劝解抒怀之作,和以往记忆里的大不一样。
赵羡词捏着眉心,难道这一世秦牧云也变了不成?当年的秦牧云固然体弱多病,看起来清冷不饶人,很难相处的样子,却实则刀子嘴豆腐心,心里是热的。
赵羡词又看起这几首词,若它们是秦牧云现在喜欢的,那么这一世不知秦牧云到底经历了什么苦楚,才会有这样看似洒脱实在逃避的无奈。
当一个人真心想要远离人世纷扰的时候,她的冷淡就不是心思惫懒,而是无可依托。
赵羡词猛地站起来,“晚晴,笔墨!”
晚晴忙给她摆好,赵羡词略一思忖,将苏轼的另一首词落在册上: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