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 【蒋欣篇】那些年(上)

首页
中放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剪着利落的断发,穿着崭新的警官制服,英姿飒爽地站在警官学院的主楼门前,只是那脸上还带着些大学生的稚嫩。

     这是蒋欣大学毕业时穿着制服在学校门口照的,这么多年,这张照片一直摆在蒋欣的桌头。

     蒋欣出生于北方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

    小地方交通闭塞,人也不多,在这里生活了不知几辈子的人们早就习惯了远处的白山黑水与门前的一亩三分地。

    尽管“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已经喊了好多年,可是对于镇子上的人们来说,“科学技术”与“生产力”都是些含混模糊且遥不可及的概念,他们每日面对的,仍是头顶的青天与脚下的黑土。

    千百年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在这里依然适用。

    如此条件下,“读书”就成了一项可有可无的装饰,尽管各家各户都不会阻拦孩子们念完九年义务教育,然而初中毕业也就够了,文能够写清楚账单,理能够算明白菜钱,就已足够应对一辈子的生活。

    事实上,镇上的大多数孩子这九年书也不过是应付,小学四五年级还算不明白加减乘除的大有人在。

     然而蒋欣,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蒋欣从小就很喜欢读书。

    蒋家祖辈是做生意的,蒋欣的太爷爷曾经当过商会会长,正经是富甲一方的大户。

    然而接下来文革开始,蒋家的家财身份都成为了“罪证”,全家人遭到了严重的批斗,家财也被搜缴一空。

    然而,虽然家道中落,有些观念却被保留了下来。

    蒋家从小就鼓励孩子读书识字,只要孩子想念书,就一定会供他去读,无论是男是女。

    蒋欣从小就听当中学老师的父亲讲各式各样有趣的故事,对读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成绩也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

    只是小城镇的教学水平终究是无法与大城市相比的,尽管蒋欣的成绩在镇上数一数二,但是放到全省,仍然算不上一个很高的成绩。

    所幸蒋欣的身体素质很不错,经过面试体试后,她被位于北京的XX警官学院法医系录取。

     法医专业是一个纯爷们的职业,工作环境恶劣,体力要求高,工作时间长。

    很多单位在招人时即使不明说,也只愿意招收男性。

    警官学院法医系一年招收60人中,只有三个女生。

    然而蒋欣从小就有一股韧性,四年间她的学业成绩在系里名列前茅。

    毕业时,因为性别的缘故,她只被分配到了上海下属的一个郊县,然而,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工作中的拼劲,十年间,蒋欣一点一点前进,最后竟被上海刑侦总队法医处相中,成为了大名鼎鼎的上海803的一位主检法医师。

     小麻雀终于凭借着自己的翅膀,扑棱出了小山村,并在上海这片大森林中站稳了脚跟。

     对于母校,蒋欣有种难以言说的感恩。

    如果不是母校,她不会成为今日的她。

    想到这里,她收回视线,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认真投入到发言稿的准备中。

     忙碌的日子总是快得如白驹过隙。

    周四晚上,蒋欣乘坐高铁奔赴帝都。

     这次会议因为就是母校主办,所以会议地点就在校内,而接待的招待所也在学校附近。

    蒋欣熟门熟路来到招待所,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