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家族福联恒店铺

首页
生意。

    领着兄弟干事业。

    这几个弟兄也很争气,也很孝顺。

    事业做的也比较大,方圆几十里地,家族的产品很好。

    家里生产的主要是食品,也就是类似今天的糕点。

    和今天的糕点还是不一样。

    食品生意发展到最大时,家里买了很多地,盖了很多房子。

    这是最后。

    但是,开始,生意是怎么做的呢? 开始,爷爷和大爷他们做卖家庭陶瓷器皿的生意。

    他们弟兄推着木轮车,走村串巷卖陶瓷器皿,换些粮食,或者银子。

    无论是刮风下雨,春夏秋冬,兄弟们都辛辛苦苦,做着生意。

    他们和其他附近的商人接成伴,有时间,做生意走的很远。

    听老人们说,南到过武汉,北到北京,东到海边,西到四川。

    一帮行脚商人,为了生活,一走就是几个月,到了春节赶回家。

    期间有兵荒马乱,强盗劫匪,他们都不怕;那时候,强盗劫匪也是有讲道理的,对穷商人也不劫什么。

    强盗劫匪主要是对付有钱人,就是所谓的后来叫的地主老财和资本家。

     爷爷们,风餐露宿,行走在中原大地,和现在的电影故事情节差不多。

    经过了一段时间原始积累。

    他们用资金开始做起银饰品生意。

    志恒爷爷就会打银饰品。

    那时候,女人的饰品,民间主要是银器。

    这个生意做了一段时间。

    爷爷们就开始了食品生意。

    做食品生意的时候,到了民国 志恒听老辈人讲这样一个故事,志恒的大爷叫保德,保德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保德带着弟兄们,将生意做的很大。

    保德在远近是个很有身份的人,有一次,他娘想去看戏,他就背着他娘去看戏。

    那时候,女人是小脚,走路不方便。

    在看戏的路上,人们看到了,说保德,“怎么背着娘去看戏啊,也不丢人“;他说,”丢什么人呢?那是我娘。

    “过去女人,不管是那个辈分的女人,地位都低于男人,娘的地位也低于自己的儿子。

    所以人们这样说,是说,他背了地位低的娘去看戏,是丢身份。

    可是保德不看重这些,他再有钱,也将生他的娘看的很重要。

     家族有了一些资本积累,开始做是糕点生意,也叫果子铺,起名“福联恒”,这是家族在当时做的比较大的店铺生意。

    清朝民国时期,走亲串友,去别人家,要带些礼品,这些礼品就是果子。

    也就是今天的糕点油糖果之类。

    没有别的花样。

    由于味道好,讲信誉。

    方圆很多地方,都来这里买果子。

    商业很兴隆。

    家里挣了钱。

    之后,家里买了很多地,也盖了很多的房子。

    一个大的家族,几十口,四合院,常在一起吃饭。

    有钱,不多结婚年龄,志恒爷爷,家里还给她娶了童养媳。

    这个童养媳就是志恒的奶奶。

     日子不总是很顺的,后来,发生了几个事让家产渐渐败落。

    有一年,志恒三爷家的孩子,被土匪绑架了,土匪要两麻袋银元不扎口,方可放过人票。

    家里为了救孩子,就凑了钱将孩子救了出来。

    那个孩子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