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6.财产

首页
唐棠结巴了,嘴唇聂若着要反驳。

     到底怪她还没熟悉潜规则和翻脸不认账这一套厚颜无耻的操作。

     但还是得厚颜啊,她朝对方尴尬地笑了笑: “杨总也是见过不少市面,什么是开玩笑什么是当真,应该分得很清楚。

    ” 杨念森淡淡了嗯了一声。

     他的专业素养毋庸置疑,随后侃侃而谈。

    显然他并没空手而来,更不是打着幌子要跟她重叙旧情,他的每一句话都精准地打在茶行改造的弱点和难点。

     “想必你也知道,其一如今国产茶还被当做农业产品对待,而立顿早已跻身高科技产品,拥有多项专利产品。

    其二,传统观念视“袋泡茶”为低档货。

    国产茶的经营者忽略了年轻一代的消费诉求,立顿为打入美国市场,发明了冷饮红茶,以求和可乐一较高下。

    第叁,我们国内茶行业无序、凌乱、准入门槛低。

    一个地方有上千家茶企业,每家买到的茶都不一样,价格差距过大。

    许多茶甚至毫无标准和延续性可言。

    ” 说到最后,他笑了笑,是成熟的资本家拥有的锋锐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是可以把任何人的无知和弱势碾灭在皮鞋下的从容自信。

     杨念森道:“大名鼎鼎的普洱茶到今年才有了国家标准,由此可见一斑。

    ” “标准是什么?” “规格、产品、卫生。

    而一次重大的卫生事件,可以导致整个产业链动荡。

    ” 他重新把合同推过来:“尽管你是参与者也是某种现象的缔造者之一,就应该很清楚国内茶行最根本的问题。

    ” “唐总,光靠你现在亦步亦趋地改造清河茶庄,要改到什么时候?立你上市的目标还有多远?” 唐棠在不遗余力的资本家面前,真是瞠目结舌屁都放不出一句。

     哪一句她能反驳? 茶行没有标准就是最根本的问题,准入门槛低,谁都可以做,但是拿到国际上,谁家的国际标准都可以把中国茶业死死地掐住,不是没有现实案例。

     不愧是掌管国际游资的掌门人,半个小时就把她的幻想给击得粉碎。

     他是来搞工作的,不是来陪你玩儿的。

     杨念森起身:“先说这么多,如果接受我们的收购并资,我们可以拿出最完美的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