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了,又觉得自己果然孑然一身,从没有什么人可以信得过。
活像个同自己找不痛快的无知小姐。
可如今的却不再是这样轻飘飘桥的无知和纠结了,甚至多了许多无法开诚布公的焦虑和沉重。
在这人情微薄的异国,她是颜徵北生活唯一的支撑,可四少还是习惯性的将那些苦涩的、血腥的东西一个人打碎了往肚子里咽,不晓得是一个人这样熬了多少年,才会已经成了本能了,忘记了怎么哭诉,也不知道怎么妥协。
他夜里应酬回来,身上带了酒气,面上的疲惫如何也遮掩不了,却还是会打起精神问她,
&quot周末想去哪里?要不要一起去看鲸鱼?&quot
她才不想去看鲸鱼。
搬进这套新房子已经第三个月了,靳筱在努力适应新的生活。
比如早起的黑咖啡,或者晚上睡前固定燃烧的香薰蜡烛,她从信州带回来的东西太少太少了,于是她只好努力培养新的习惯,来让新的生活有一点熟稔感。
比起她为一只香味适当的蜡烛快乐,为一家难得好吃的餐厅感怀,颜徵北对一切的适应和平静,没有初登陆者的焦虑,也没有展露过大洋另一端的牵挂,反而让靳筱觉得担忧和不安。
他的家族在过去几个月分崩离析,人生前二十多年的事业权力悉数尽毁,和妻子登上从信州到上海的船只,一路担惊受怕才来到新的大陆,重新开始,一点一滴。
他要怎么建立新的安全感呢?
没有退路的人是无法抱怨当下的生活的,就像萨城那些抱怨东海岸糟糕天气的南方人,是因为他们多半回去,总还有一个种植园。
从前四少也有。
可如今他什么都有了。
他甚至都不是四少了。
那个夜晚靳筱突然转过身,拥抱住他。
年轻的男子以为她是消了气了,顺手将她揽进怀里,蹭着她的发心,声音柔缓,&quot怎么了?&quot
她在他怀里沉默了一会,才开口,&quot你有没有觉得暖气有些太暖了?&quot
他失笑,捏了捏她的耳垂,
&quot因为外面很冷啊。
&quot
好强的的人真是很难做夫妻。
他们俩最近都有点用力过猛,努力让对方确信自己很喜欢现在的生活,努力告诉自己生活会好起来,努力确信尽管在这个陌生的国度是他们俩唯一的选择,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总还有过去的一天。
比如现在,靳筱从咖啡店出来,有些没出息地被风雪激地缩了缩脖子,又伸手去接缓缓落下的雪花,随口问他,
&quot同子言工作还顺利吗?&quot
已经从医学院毕业的邵子言开始投入医药行业,连带着颜徵北一起,开始研究专利和合成药物,有时候靳筱会瞄一瞄他带回来的文件,觉得比南方老师的板书还要难懂。
好在他读中学的那几年打下了很好的理化基础,若是和他军校出身的三哥比,大抵四少对新事业的接纳程度要更容易一些。
然而华人想要在这个行当闯荡,同化学局周旋,同销售费唇舌,还要在产品发布的时候努力淡化背后的亚洲身影,总是要困难许多。
东海岸总是充斥这个这些外来的投机者,比如犹太人,比如挪威人,或者那些神秘的、不苟言笑的东方人。
高鼻梁的还有办法隐瞒自己的祖先,来迎合这个新兴国家种种匪夷所思的偏好,华人却总是很难。
靳筱有个女同学是犹太商人的老婆,便时不时同她抱怨生意难做。
可颜徵北好像很少把工作上的不顺利带给她,他总是固定时间起床,在靳筱煮咖啡的时候便已经满下巴泡沫地打理自己,甚至在晚归的时候,也会有条不紊地洗一个热水澡,然后轻手轻脚地躺在她身边。
一个过于自控和自律的人,稳稳驾驶着他们小小家庭的船只,让靳筱一面享受他带来的安稳,又一面很心虚地,想要戳一戳他,问一问,
&quot真的不辛苦吗?&quot
可是就像这个下雪天,颜徵北抬头看了看清透的天空,似乎并不熟练分享他工作上的事情,只说一句,&quot我和子言认识很多年了,工作自然很默契。
&quot
他顿了顿,又偏头问她,&quot你呢?&quot
他不习惯同人倾诉,靳筱在自己过去二十多年的岁月里,实在也并没有什么机会练习这回事,于是她皱了皱眉头,还是很不自在地,开口道,&quot挺好的。
&quot
她的脑袋被人大力得揉了揉,头上的贝雷帽差一点要掉到雪地上去,靳筱惊叫着去扶自己的帽子,又去踩他的脚,一面尖着嗓子骂他,&quot你干嘛呀?&quot
颜徵北在她身边咧嘴笑起来,靳筱许久也没有见过他这样的笑容了,上一回这样,似乎还在韶关
她看见他学她方才的神情,&quot你是中文退步了?你明明想说,'我快要被折磨死了'。
&quot
人总是这样,一个人撑着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最勇敢无畏的那一个,不怕苦,也不怕痛,更何况身边有一个比她还要辛苦的人,连带着打碎牙齿往下咽,都有一种成全他人的豪迈感。
可是被人摸一摸脑袋,又会很软弱,靳筱的眼圈红了红,又觉得从前再信州等他,怎样难熬,都过去了,如今这样实在有些丢脸,于是她吸了吸鼻子,又瞪他,
&quot你少瞧不起人。
&quot
他看了她一眼,那几秒钟靳筱以为他要揭穿她的逞强,又或者他已经发现了她如何也写不完的作业,和越来越痛苦的早起,在她快要心虚地低下头的时候,颜徵北偏回头,看了看远处的钟楼,又问她,
&quot要不要去吃晚饭?&quot
唐人街走过去不过十几分钟,萨城的唐人街总是井井有条,好像被这座十分不美式的城市影响了,纵然也是小店林立,街道却总是干干净净的,偶尔有小贩在卖冬季的水果,也都摆的算规整。
靳筱住的房子被选在富人区,尽量避免了市中心和南方的混乱,有时候四少回去的太晚,虽然会打电话同靳筱,总还是觉得她一个人在家让他很不安稳。
房子安全清净,便距离市区的唐人街太远,靳筱在萨城落了脚,只吃过门口越南人开的小餐馆,鼎鼎大名的唐人街,居然一次都没有去过。
如今他们走在前往唐人街的商业街道,雪花飘到他们的肩膀和帽子上,积上一层薄薄的白色,靳筱却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忐忑,不晓得是近乡情怯,还是陌生的期待,她回头问他,
&quot会遇到从信州来的人吗?&quot
四少想了想,揽过她的肩膀,帮她挡过了一些风,&quot广东人多一些。
&quot
她点了点头,又有些失落了,时至今日,她居然有一些想念粉蒸肉和排骨藕汤,甚至很后悔没有好好同吴妈学一学。
在外漂泊久了,从前喜欢的,不喜欢的,一点点相似便容易让人热泪盈眶。
灯笼呀,石狮子呀,再俗气再普通不过的东西,总在这异乡显得熟悉又可爱。
萨城有小墨西哥城,有小意大利城,可那些小小的群居,会在门口立一块金碧辉煌的牌匾吗?自然不会。
只有东方人,会从平日里节俭省下来的钱袋子里,你一块,我一块的集资,在这异国,也要建出一行器宇轩昂的体面来,内里如何嘈杂混乱,入口处也是顶气派隆重的牌坊,承着名人字迹,讲着天下为公。
华尔街会立一块这样的碑吗?中央公园会有这样的牌坊吗?韩国城会这样底气十足吗?
还是只有中国人会这样。
四少带她去的店家,入口处是一个通往地下的楼梯,靳筱提起裙摆,被四少牵着下去了,这样狭小又脏乱的楼梯,她低下眼睛看见他抬头望她的侧脸,突然觉得他们这会是在哪处装潢考究的餐厅,演一出盛装出席的戏,叫她不自觉弯了嘴角。
他瞥见了,眼里也带了笑,在她走下最后一个阶梯的时候,使了坏,拉了她一把。
靳筱似乎早就料到了一般,夫妻做久了,默契总是骗不了人,这样半真半假地跌进他怀里,又亮着眼睛望他,好像他是骑马来地,要接她去一场盛大舞会。
在这阴暗地唐人街地下楼梯。
这反差倒让她觉得有意思地很,比真的去什么黄金楼梯也要来得有趣。
靳筱握了他的手,探了脑袋,去听这地下的东方舞会,里面隐约传出来的觥筹交错。
推开楼梯口的布帘,室内的温暖和热闹扑面而来,油爆海鲜的香气混着酒香,熟悉陌生地像上辈子的事情,让她的脑子骤然昏沉了片刻,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落脚。
侍者穿着有些脏兮兮的西式制服,面上的笑容热切又模式化,一口粤语收不到回应又自动切换成英文,靳筱便这样晕乎乎的,饶过一桌行者酒令的男子,和另一桌透着怪异尴尬的西洋人,最后和四少到一个角落落座。
桌面上还有一些油污,颜徵北从前带她去的,总是那些装潢考究,屏风林立的西餐厅,靳筱想了想,倒觉得桌面上的油污,也有一种家乡特有的不见外。
初雪反而让这家海鲜酒馆的生意更好了一些,不多时便有一小拨人聚集在门口等位,指着巨大水缸里的缅因龙虾,询问店家价格。
都是时令的价格,要一一询问了,再乘以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