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卷 血相替

首页
殷长歌从镇上问到消息,沿着牛车踏出的泥径寻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村落,顺着低矮的屋宇找过去,在一栋屋外叩响了门扉。

     门开了,里面现出一抹秀影,他脱口而唤:“师姐!” 一身布衣的正是沈曼青,憔悴的秀颜不复往日神采,意外乍见熟悉的人,她神色微震,不言不语。

     殷长歌略松了一口气:“原来师姐躲在这里,让人好生忧挂。

    ” 沈曼青勉强开口:“我想过几天安静的日子,长歌不必忧虑,先回山吧。

    ” “你突然出走,音信全无,我怎么放得下。

    ”殷长歌捺住情绪,放缓了语气,“师父也在惦念,嘱我一定要寻到你。

    ” 沈曼青知他不会轻易离去,也不再阻止,任他踏入院内。

    “师父也知道了?是我不肖,让师门无光了。

    ” 殷长歌从未见过她这般意气消沉,禁不住心痛。

    “师父说无论你想回国公府或山上均可,不必思虑太多。

    ” 沈曼青避而不答,从泥炉上提起铜壶,倾了一杯热水。

    “屋里没有茶,委屈长歌了。

    ” 殷长歌哪有心思饮茶,四顾见茅屋简陋,器物粗鄙,更是难过。

    “那件事是造化之错,与师姐无尤,何必理会他人言语?” 沈曼青闻得话语,自嘲地一笑。

    “不错,造化之错,他人一甩袖潇洒而去,满城风雨尽落在我身上,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 她以为圣旨既下,婚约已定;以为觅得佳偶,合府皆欢。

     谁知安华公主一纸奏信告了忤逆,满朝文武震惊。

     奏信洋洋洒洒地写满左侯长子之过,如何恃功妄为,恣行在外;如何不敬父母,视亲慈为无物。

    字字凌厉,诉请严惩其不教不悌之过。

    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在律法中不孝被列属十恶之一,这番控诉一旦落实,左侯长子必是声名尽毁。

     圣颜震怒,传左卿辞当面斥问,玄武湖畔的别业却已是人去楼空,哪还觅得着半分踪迹。

    左侯对圣上怒责一概不驳,呈上罪已书,承认犯下失教之过,请命收回赐婚,看样子已不打算再认亲子。

     传为美谈的婚约顿时成了一场闹剧,金陵传言纷纷,谑笑者有之,嗟叹者有之,街头巷尾尽在笑话沈国公识人不清,御前促婚,让孙女落入了尴尬之境,这位正阳宫女侠本已过摽梅之期,又横生波澜,今后姻缘更是难期。

     殷长歌见她心结难释,劝道:“师姐何必理会那些多口之谈,囿于世俗,自轻自弃?” “自轻自弃?你可知道左卿辞失踪前给我留了一封信,说些什么?”不等殷长歌回答,沈曼青的柔音多了一份凄厉,“他道无心世子之位,两府结好,不必执于一人。

    他将我当成什么?将国公府当成什么?竟然这般轻辱!如今我无端被弃,人皆取笑,还有何颜面见亲长?” 殷长歌哑声无言,良久道:“他本是薄情之人,婚事既止,对师姐未尝不是幸事。

    ” “他既无心,为何不明言拒绝。

    ”沈曼青恨意难平,“我只恨自己不曾死在青龙涎下,生受这番轻贱。

    ” 一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