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为天子大赞,誉其为女中典范。
是年,明光三年冬。
十六岁的夷安翁主被指婚给京兆陈氏家的儿郎。
很明显,这是天子撮合下,雍凉功臣一派和世家门阀的一次利益联姻,意在为雍王添势。
两王多番争夺,江怀懋到底还是偏向了陈氏母子。
一则雍王的确聪慧出色,胜过安王许多。
二来江怀懋自己身子愈发不如从前,遂不愿在再看他们两方拉扯,意欲早定国本以防万一。
只是没有将步子迈得太大,毕竟安王身后的雍凉派个个都是手握重兵的封王,虽与江怀懋是结义兄弟,但是江怀懋并不想将关系弄僵,兵力内耗,毕竟来日还需他们巩固社稷。
故而择了五王中最为忠义,同自己关系最好的梁王,谴其女与世家联姻,以作表率。
却未曾想,夷安翁主是个烈性,也不管对方是俊才还是孬人,知晓自己如棋被摆布利用,在府中闹得天翻地覆,甚至以死明志。
这样一来,便彻底把打算以怀柔政策引诸王扶持雍王的天子,架了起来,一时间进退两难,很是不好看。
端清公主便是在这个时候出的面,入梁王府劝服夷安翁主。
谁也不知她是如何劝导开解,反正晌午入的翁主闺房,晚间出来时,翁主已经抹了眼泪笑盈盈送她出府。
回头向天子与双亲告罪,道是自己不懂事,只是想多留母家尽孝,亦觉嫁人为妇后困于后宅,会失了官职。
梁王妃跺脚,“陛下恕罪,这孩子尽憋着不说,亏得公主知她,让她把话吐了出来。
”
江怀懋抚掌大笑,“莫怕,便是嫁人你还在长安城中。
端清给你请了官职,不仅保留,且给你加二百石,这会你能管三十人了,如何?”
夷安翁主叩谢天恩,厚着脸皮道,“如此我的院子可否建大些,婚期延后些,到底还想多作几日闺中女郎。
”
江怀懋要的本就只是一杆代表风向的旗帜,旁的自然都好说,金口应许。
这事后,江怀懋赞长女,为人子代父分忧乃大孝,为女子尊嫁娶之仪、教化旁人堪有妇德。
此乃圣懿仁皇后之懿德也,堪称女中典范。
春雪皑皑未消,公主跪谢天子赞誉,侍奉在侧,“化雪路滑,父皇若有事,传儿臣面圣便是,何必来亲府中徒增风寒之险。
”
江怀懋坐下缓了缓,愈发苍黄的面庞爬起两分笑意,拢着女儿奉上的暖炉,“闻你这处,佛堂置得更大了,又请新佛铸金身,诵经书千卷,引梵音阵阵,大慈恩寺的高僧道乃红尘权贵地难得的虔诚清净处,父皇来歇一歇。
”
江见月顿悟他的意思。
今岁乃明光四年,新朝历经三年整,边地战局稍有缓势,朝中立储也初现明路,律法制度、官职调整亦在苏彦领导下初具雏形。
江怀懋是马背上的天子,便想趁有生之年,难得的平缓时光再品一品纵马驰骋的滋味。
但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