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小寒,大赟皇城的街市上,随处可见售卖年货的商贩。
再有两日就是腊八,羁旅的百姓陆续回城、离城,奔赴一场团圆。
年味越来越浓。
一大早,黎昭穿戴整齐,脚步匆匆地走出府邸,乘车去往宫城。
天没亮时,宫里派人送来消息,说大赟大败大笺,大赟的将士正在返程的路上。
带着一丝希冀和忐忑,黎昭走进重臣汇集的御书房。
时隔百日,再次见到那袭青衫端坐御案前。
在见到臣子们难掩喜悦、脸上挂笑时,黎昭的那点忐忑随之消散,她暗暗舒口气,平静无波的眼底终于泛起涟漪。
青衫帝王恰在此刻抬眸,掠过众人,看向迈进门槛的女子。
经历百日,独当一面的女子有了家主的风范,沉着、冷静,开始学会观察和自行判断,而非像以前那样直截了当打听消息。
人都会成熟的,更何况是涅槃重生的她。
青衫朝黎昭招招手,叫人看座。
这是他没有察觉的偏爱,仅仅对黎昭一人。
墨发更加花白的老宦官曹顺搬来一把玫瑰椅,笑着颔首。
黎昭也不怯场,与邱岚、龚太师等人坐在一排,听信差禀奏一则则捎回来的消息。
邱岚笑呵呵抿口茶汤,“尘埃落定,国祚昌盛,太平安稳,百姓富足,就是最好的。
”
龚太师看了邱岚一眼,暗示性地挪挪下巴。
邱岚佯装没有看到,将问题丢回给太师。
几个来回后,龚太师摇摇头,起身道:“就像邱先生所言,咱们大赟国祚昌盛、太平安稳、百姓富足,陛下也可放松一下心弦,考虑广纳后宫,为皇室开枝散叶了。
”
就在前不久,居于皇家别院的俞太后邀请两位帝王认可的师者一叙,恳请他们劝说帝王娶后纳妃。
闻言,黎昭看向上首的青衫,回忆前世,脑海中一片空白,并不清楚帝王身边是否有佳人相伴。
她想到了贺云裳和宁芙,或许皇后妃子想要在后宫立于不败之地、荣宠不衰,就要有别于两人,不能太执拗妄想,也不能太无拘无束。
要能想得开,还要耐得住寂寥。
一入宫阙深似海,与烛灯相伴卧看星辰是后宫女子的常态,贺云裳做不到,宁芙也做不到。
黎昭对贺云裳是鄙夷的,对宁芙是佩服的,能洒脱放弃、及时损止,才是通透的人。
重臣们竖起耳朵,他们都曾劝过帝王,但苦劝无果。
面对帝师的提议,萧承靠在宝座上,搭起一条腿,姿态闲适,没有不悦,温温和和的,“老师考虑的是,朕该为皇室开枝散叶,以防变故,但朕此生不会选秀,也不会纳妃。
”
众人愕然,不选秀纳妃,如何开枝散叶?
萧承淡笑,“朕会过继皇族一个小辈,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议。
”
因那小辈还没有出生。
臣子们更懵了,有人趁热劝说、撮合姻缘,有人一唱一和,对帝王左右夹击,奈何帝王不为所动,亦没有情绪上的波澜。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