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相亲(修)

首页
的分享,年轻人,前途无量,咱们数学学院的科研未来,人才培养,这幅大担子就交到小裴肩膀上了。

    ”数学科学学院的老教授、长江学者唐学青上台,言辞恳切。

     唐教授苍白斑驳的手搭在裴止的手臂上。

    唐教授比裴止矮了不只一个头,于是许柠看到,裴止微微倾身,低着头,认真地对唐教授点头,姿态谦逊而尊敬。

     其实,光论在科研领域的成就,裴止在国外五年的成就不比在场的老教授们低多少,甚至要高得多。

    难得的是他谦逊的态度,让老教授唐学青都十分动容。

    他看好裴止,裴止静得下心,不受外物纷扰,他的世界纯粹,纯粹到只有数学,将来说不定真能拿到菲尔茨奖。

     只可惜,华国国内的科研环境跟国外比起来还有差距。

    照裴止在国外的发展,拿菲尔茨奖只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在国内的科研环境下,就不好说了。

    裴止能义无反顾地回国,也是江华之幸。

    老教授在庆幸感同之余,还有丝丝惋惜。

     回国,绝对是裴止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他甚至很有可能因此丧失掉获得菲尔兹奖的契机。

     在场的不止唐教授看出了这一点。

    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就有学生当面问了裴止这一问题。

     “裴教授您好,放弃了普林斯顿的治学环境,毅然回国,众所周知,本国的科研环境,唯资历论、利益化、形式化等言论甚嚣尘上,而这也并非捕风捉影。

    而您早就被当今数学界赞为本世纪第二个有可能获得菲尔兹奖的华裔数学家,而国内的治学环境,对您的研究多多少少有影响。

    敢问您真想好了吗??” 这个问题,直指学术界的弊病,沉疴难除。

    大家都抱着同样的好奇,裴止选择回国,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江华开出了优厚的人才引进条件?论环境吸引力,国内却是远不如国外。

     礼堂内的氛围诡异地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屏息等着裴止的回答。

    大家需要一个回答来安抚自己浮躁的内心, 许柠屏息凝气,站在台下侧方的位置,微抬起侧脸,等着裴止开口。

     裴止淡然一笑,唇角弯起令人安心的弧度。

     “这位同学,你没有回避矛盾,直接问出了这个问题。

    我打算用三句话回答你…”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他回来,只是因为国家需要他,他的家在江城,他的根在这里,在这片古老的东方国度。

     “《论语·宪问》。

    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他知道国内学术界有诸多灰暗内幕,掺杂了太多和学术无关的、不纯粹的东西。

    唯资历论,学术资源的不足,唯利可图,这些问题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饶是如此,他仍愿意逆流而上,“知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