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念佛免悲哀

首页
2012年说来就来了。

     王江南凯康电子的上市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振华控股连同其他三家国内知名的投资机构,纷纷参与了这单PRE—IPO的项目,这其中振华控股领投,所分到的投资份额也最多。

    那阵子,公司里会计师、律师一堆人进进出出,很是热闹,这也是振华控股的常态。

     当年6月底,凯康电子香港上市,成了市场追捧的“明星股”,市值一路高歌猛进。

    到了年底,市值一举突破七百亿港币,按当时的市值计算,振华控股所持有的凯康电子3.55%股份市值二十四亿左右,获利颇丰。

    这部分股份,之后振华控股陆续减持了一部分,中间略有起伏,累计套现近十亿,但仍余下了1.75%的股份。

    在杜铁林看来,这1.75%的股份原则上短期内是不减持了,他决心跟王江南一起从长计议,还是套用他自己常说的一句话:“赌场就是人生,一个不敢赌的人,和一个赌了不能收手的人,都是不值得交往的。

    ” 这期间,杜铁林和王江南一起去了印度,也看了看东南亚市场。

    那里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之手机通讯业的迅猛发展,孕育了无数的商机。

    杜铁林第一次看到,原来中国制造也可以完全走出中国代工的老路,开拓出新的阵地来。

    当然,竞争也异常残酷。

    对于海外市场,中国的企业要想真的走出去,绝非那么简单,但总归要走出这一步的,更何况,背后还有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庞大国内市场等着去开拓升级,杜铁林理想中的实业加资本的产业驱动升级梦,正在昭示他一步步前进。

     王江南后来又看中了产业链周边的一些企业,想收购整合,但这些公司的新技术无一例外都处在孵化期,因而公司也都处于亏损阶段,要想盈利,估计还要等一段时间。

    王江南来找杜铁林,就是想商量一下,该怎么筹谋。

    在王江南看来,凯康电子上市前后,杜铁林出了不少力,同样是参与PRE—IPO的另外那几家,却仿佛是躲在振华控股后面分享了这场盛宴。

    经此一役,王江南与杜铁林互相视作知己,但凡重要的事情,两个人都会事先互相通个气。

     “杜总,你帮我这么多,当时你本可以拿更多份额的,但都分给他们了。

    杜总,你是大善人啊。

    ”王江南一边挥杆,一边与一旁的杜铁林闲聊道。

     “王总,我也是在商言商,这事是我牵的头,能碰上凯康电子这么好的公司,我最应该感谢您和您的团队。

    ”杜铁林用力一击,球向远处飞去,“再说了,分他们一点也好,他们只要站在那里别捣乱,这就是他们最大的作用了。

    有时候,也是需要人家来撑撑场子的。

    ” “我给你算过,少赚了至少五个亿。

    ”王江南伸出右手,伸展五个手指,跟杜铁林比划着。

     杜铁林笑着对王江南说:“王总,赚多赚少又怎样呢?这是碰上好的行情,碰到好的企业了,要是遇上经济危机了,照样都得吐出来。

    08年那波行情,我差点就破产了,好在那时候振华控股体量小,船小好调头,现在这船上,那么多身家性命,我可不敢冒险啊。

    ” 王江南对杜铁林这番话颇为认同,进而说道:“杜总,上次给你看的那几家企业,你觉得怎么样?我是准备今后要并购他们的,但现在技术还不完善,前期投入也大。

    我现在这个阶段,还需要维护一个高业绩增长,利润对我很重要。

    按理应该尽早全部收购,再进一步整合,但以我现在的力量,只能采取分步走的策略。

    我公司这边准备先收他们20%股权,后续再看情况。

    要不你私人跟着投一点,我保证能翻几倍,你也让我还你个人情嘛。

    ” 见王江南毫无隐瞒便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杜铁林也十分认可,至于所谓还人情一说,杜铁林其实压根就没太放心上。

     “王总的心意我领了。

    我倒是有个问题,这几家企业的新技术,您觉得可行吗?我想听听您的专业判断。

    在我看来,技术创新才是最关键的,至于财务上怎么处理,是放在第二位的。

    ”杜铁林说道。

     王江南一听到技术创新,就像着了魔一样,连忙说道:“杜总,你要相信我的判断!一定是有前途的。

    不瞒你说,我就是喜欢这个新技术,它让我兴奋!这 比单纯赚钱有意思多了。

    ” “杜总,我上市真不是为了自己做什么亿万富翁,当时也是被架到那里了,不进则退啊。

    凯康电子为什么要上市?一是要发展,必须对接到资本市场,才能方便我去做更多的创新业务。

    二来,上市了,我才能对跟着我的那帮兄弟有个交代,还有这么多年帮助过我的人,都得有交代啊。

    至于我自己,吃喝就是这点事,这些钱已经足够了。

    人生匆匆,为什么不做点有创新有意义的事情呢?”王江南继续滔滔不绝地说着。

     “您预计这些周边企业,三年后技术能成熟吗?”杜铁林询问王江南。

     “用不了三年,最多两年。

    这里面有自主研发的,也可以买一些技术,关键是要资金上进行输血,而且需要把这些技术尽快地嫁接到我这边的生产线上,量提上去了,才能产生规模效益。

    你是凯康电子的投资者,你了解情况啊,而且我也不和你隐瞒,目前凯康电子的利润水平,主要是我成本控制得好,优势也就在于价格。

    但中国人做企业,就怕同行之间拼价格,拼到没底线,最后两败俱伤。

    所以,如何提高技术含量,做拳头产品,这是我关心的核心问题。

    新技术投入后,一旦市场形成巨大需求,如果我的出货量跟不上的话,那才是最致命的。

    胃口吊起来了,就必须得填饱啊。

    ”王江南说道。

     “所以,是需要这些提供新技术的周边企业,本身的技术要稳定,并且能保证稳定的出货量?”杜铁林追问。

     “就是这个意思,但这个太花钱了。

    而且这几家企业,别人也在抢,我出的价,其实已经不便宜了,就怕有人再恶意加价。

    同时,收购完成后,后续的投入也会非常大。

    杜总,我的资金压力巨大,个人力量终究有限,又不能完全把包袱甩给上市公司,头疼死了。

    ”王江南说道。

     “王总,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做一支并购基金呢?既然最后的通路都已经设计好了,咱就倒推着设计呗。

    但这里面最核心的,就一条,您得确认这个技术是可行的,是有市场的。

    这个判断得由您来做,我们毕竟是外行。

    ” “这个我是有信心的。

    其实,杜总,今天我来找你,也有这个合作的想法。

    但首先我是想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