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那么多规矩。
”
此时,黄秘书办公桌上的电话又响了。
黄秘书接起电话,不时应答着,最后说道:“好的,我知道了,我来转达。
”
挂上电话,黄秘书跟林子昂说:“杜总已经出来了,我到电梯口送一下你们。
”
林子昂跟着黄秘书走出办公室,见杜铁林也刚好走到电梯口。
三人趁着等电梯的间隙,又寒暄了几句。
“黄秘书,具体的方向,我已经向张局做了详细汇报。
公司这边很看重这个机遇,你帮我多费心了。
”杜铁林对黄秘书说。
“杜总,您客气了,我们随时沟通。
”
“另外,我过段时间要出国,怕有时差不能及时回复。
如果期间有什么需要沟通的,可以直接告诉子昂,他会第一时间转告我的。
”
“好的,杜总,我会和子昂保持联系的。
”
黄秘书说完,把杜铁林拉到一边,轻声低语了几句。
“杜总,李部长那边,您方便时也要汇报一下。
领导特意让我关照的。
”
“好,我明白。
”杜铁林说道。
此时电梯恰好到了,杜铁林便和黄秘书道别,进了轿厢。
林子昂站在杜铁林身后,乍一看老板脸上的神情,面带红光,有几分喜悦。
张局的办公室在十楼,电梯在下行到七楼的时候停了一下,上来一位中年女子,低头拿着厚厚的一摞文件。
上电梯后,中年女子直接摁了三楼的键,背对着杜铁林和林子昂,继续仔细翻阅着资料,根本就没意识到轿厢里还有其他人。
“郭姐!”杜铁林恶作剧似的大声喊道。
这悄么声的一句“郭姐”,着实把中年女子吓了一大跳。
中年女子侧身一抬头,发现大叫“郭姐”的人,竟是杜铁林,便“厉声”说道:“哎哟,铁林啊,叫那么大声干吗呀,你要吓死你郭姐啊。
”
“郭姐,你比上个月我们一起吃饭时又好看了。
”杜铁林说。
“杜铁林,这是单位,别没正经的。
不过呢,你也确实说的是实话。
”中年女子看来很享受杜铁林的“恭维”。
电梯很快就到了三楼,中年女子扔下一句“我开会去了”,便出了电梯,一句“再见”都没有。
林子昂觉得刚才那一幕好突然,便问杜铁林,杜总,这个女的是谁啊?话刚说出口,林子昂就后悔了,怎么可以随便问这种傻问题呢?好在杜铁林并不介意,但被林子昂这么一问,感觉又想起什么事来,转身上下打量了一下林子昂。
“咦,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杜铁林自说自话中,“子昂,你现在有女朋友吗?”
“杜总,您怎么问我这个问题啊?”林子昂十分诧异。
“噢,刚才那个郭姐是我老同事,之前郭姐让我帮她女儿介绍男朋友来着。
但她女儿是86年的,比你大了点。
这事回头再说吧,我们先回公司。
”
出了电梯,杜铁林大踏步地走出了办公楼正门,径直往停车场走去。
林子昂一阵眩晕,脑子里还在回想电梯里的那个“郭姐”。
离国庆节正式放假还有三天,杜铁林就提早交接完工作,去美国休假了,而且这次是纯粹的休假,没有夹带任何工作。
但9月28日至30日的三天里,林子昂还是每天固定时间会接到杜铁林的电话,处理公司事宜,国庆七天里则全程静默,老板一次也没找他。
唯一让林子昂觉得好奇的是,杜铁林这次的美国行程比较神秘,机票酒店地接一律自己安排,没有让AMY帮着预订。
仿佛突然变成了武侠小说里的独行侠,执剑闯天涯。
林子昂觉得,这大概就是老板应该具备的“范”吧。
平日里,林子昂下班回家后,习惯打开电脑做工作记录,白天工作上的具体事务,他会记个大概作为资料备查,对他自己更为有意义的工作感悟,偶尔也会记录一笔。
时间一久,这些电脑里的文字记录,便像是家长给小孩子在墙上画的身高线,一道一道地往上,记录了每一个不同阶段的成长。
林子昂仔细翻看这些记录,譬如讲到公司战略布局,别人家的公司讲究统一思想,贯彻落实,但在振华控股,却不是这样的。
人家老板,会把各种考虑全部给下属讲清楚,就像扫盲一样都掰开来讲明白,互相交了底,人心也就凝聚了。
但杜铁林不会,杜铁林从来不会把所有的细节都摊开来说,他永远只说个大概,说个三四分,余下的具体事务,他照例会和不同分管的副总或手下进一步交代,但每个人的分管领域又天然地做了边界的划分,完全做到了背靠背。
至于每个板块之间应该如何协调,如何统筹,最后掌管全局的,一定是他杜铁林自己。
又譬如杜铁林常对下属说的一番话:“你们帮我扛事,帮我打拼,革命果实我们一起分享,但风口浪尖需要冲在最前面的,必须是我杜铁林。
”“赢了是大家的,输了算我的,但我不希望输,我希望赢。
”“如果振华控股垮了,要连带承担最大责任的,一定是我杜铁林,也只能是我杜铁林。
”如此种种,俨然成了振华控股里的“杜铁林语录”。
不知不觉中,林子昂笔记本电脑里的《振华工作笔记》越写越长,越写越多。
日常的每一天,一律都被填充到了各种行程表里,所谓私人时间,几乎是不存在的。
林子昂也想知道,时间去哪儿了?原来时间并没有消逝,时间只是被转化成了各种项目的进度表。
林子昂也渐渐的如他老板那样,不再按照日历来过日子,所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