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见识光怪陆离的金融圈

首页
资本主义底层的微不足道的玩家。

    ”香港恰恰因为地域的狭小,尽管社会的分层区隔特别严重,但那么多人挤在那么小的一个地域空间里,那种烟火气却是大家共享的。

     因为想到修依然了,林子昂估摸着她也快去英国了。

    此刻站在香港尖沙咀的街头,林子昂感到有些难过,他想给修依然发一条短信过去,却不知道该发些什么。

    犹豫来,犹豫去,也就干脆断了这个念头,不发了。

     8:50,林子昂回到香格里拉,在大门口等候。

    9点整,杜铁林准时下楼,一同下来的还有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脸型方正,再仔细看,不就是下午圆桌论坛上的某位嘉宾嘛,但具体名字林子昂还是没记住。

     杜铁林没有跟中年男子多介绍林子昂,只说了一句,这是我们公司的小林。

     中年男子面带微笑,跟林子昂点头示意,随后跟杜铁林说:“铁林,难为你放下生意不做,陪我散步了。

    ” “哪里,开了一天会了,总得出来透透气。

    平时您也难得来香港,正好趁这个机会,到香港的大街小巷走走,看看真正的香港市井生活。

    ” “是啊,这次跟着部长一起过来开会,这在香港最后一个晚上了,也该去大街上走走看看了。

    ” “现在还有这个机会,等过阵子,任命一下来,张局变成张部,就更难有这个闲情逸致了。

    ” “蹉跎了,五十岁的人了,看事已经看透,看花还没看够。

    你说我这个六〇年年头出生的人,硬把我说成和你一样的六〇后,合适吗?” “当然合适啊!你永远是我的老大哥!当年要不是分在你手下,我怕是连那个副处级也提不上啊。

    ” “你这个滑头,溜得快,不说这些了,我们出去走走吧。

    ” 中年男子和杜铁林有说有笑地走在前头,林子昂跟在后面,且识趣地隔了两三米的距离。

     尖沙咀的夜市,灯红酒绿,人流穿梭,建筑物、商铺近在咫尺。

    如此一来,人与人的气息,便离得很近,不像在北京,人群隐在高大威严的建筑下,楼宇之间又隔着大马路,人与人的气息始终连接不上。

    身处那样的威严之下,人便容易觉得自己渺小,不像这里,街头的热气混杂着商铺漏出来的冷气,躁得很,但也真实。

     林子昂在路边的便利店买了矿泉水,分别递给杜铁林和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对林子昂说了声“谢谢”,面带微笑。

     此时已走到了九龙公园附近,再往前走就是海港城了。

    中年男子便提议去九龙公园逛逛,走走夜路,也暂时从喧嚣中抽离一下。

    香港过马路的红绿灯滴滴声,催得人心里紧张,怕是打扰到他们没法好好说话了。

     于是,三人便进了九龙公园的大门,有一段上坡路径直向上,走到里面,瞬间安静了许多。

    公园里大树环绕,在周边高楼霓虹灯的映照下,脚下的路看着清晰,但又仿佛硬生生地隔绝出来一个安静的小世界。

     “铁林,平时北京事多,难得有时间和你详聊。

    但这次来香港,确实给我不少启发,我也想听听你的看法。

    ”中年男子和杜铁林说话,语气平和。

     “张局,您说,我听着。

    ”杜铁林说道。

     “我隐约觉着,属于我们中国的时代要到来了。

    你看我们这个行当,过去从制度设计开始,全是跟美国学,不能说百分百照着学吧,但至少也有个五六成。

    没想到2008年金融危机,把全世界都搞蒙了,我就疑惑了,这美国人的系统真的不行了吗?如果他们出问题了,那我们原先学习他们的那一套东西,还管用吗?” “张局,您这是站在宏观角度看历史问题,这个我可没法评论。

    ” “我只是个人探讨,不代表集体意见。

    但你看现在这个外部大环境,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推出了一整套的应对措施,那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我就在想,我们中国,要人口有人口,要市场有市场,还有新技术的应用,这些我们都不缺。

    那假以时日,再加上我们高效而且指令明确的行政系统,能不能创造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金融体系呢?然后,再让其他国家逐渐参与进来,进而我们就能统筹规划,制定出新的国际规则了。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啊!”中年男子说道。

     “机遇不机遇的,我还真不好说。

    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合作和冲突在所难免,现在就是一个此长彼消的过程。

    我出来办企业十年了,当年您说我是不辞而别,其实,我是想把很多想法,通过办企业这样的形式,真正的检验一遍。

    ”杜铁林说道。

     “好在这条路你走通了,振华控股现在做得很不错啊。

    ” “振华控股能走到今天,这十年的收获是巨大的,也交了不少学费。

    在您面前,我也不怕别人说我调子高,真得感恩这个时代啊。

    而且,我有一个深刻体会,全球的市场是贯通的,企业就是在不同市场中间游走的灵魂。

    最优秀的企业,完全可以串联起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乃至不同的国家利益。

    既能实现国家战略,又能让企业成长发展,这样的好事,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我就说嘛,你小子心中有理想,不是纯粹为了赚钱。

    铁林啊,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施展拳脚的好时候,就像你说的,得要感恩啊。

    现在国家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怎么做大做强,庙堂与江湖,得各自承担起身上的使命。

    ” 杜铁林说:“张局,您再过一段时间,身上的担子会更重。

    我在外面呢,自食其力,绝对不会给您添麻烦。

    但我会把市场中的真实情况,时不时地跟您汇报沟通。

    反正我个人觉得,和海外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中国的资本,国内不强大,是走不出去的,但强大了不走出去,也是不对的。

    至于怎么走,我们这些做企业的,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就希望领导能定个调子,让我们更加有底气、没包袱地闯一闯,试一试。

    失败了,是我企业的事,大不了我杜铁林倾家荡产,但若是成功了,或许,我们真的就闯出来一个中国模式。

    ” “说得好!我们肯定要闯一闯,试一试。

    对于这个中国模式,我非常期待!”中年男子说道。

     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快一个小时了。

     中年男子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上的计步器,对杜铁林说:“今天晚上走了不少路啊,快一万步了。

    这么走一走,对颈椎、腰椎都有好处啊。

    ” “张局,您工作繁忙,一定要劳逸结合。

    还有,嫂子最近身体好些了吗?我觉得吧,主要还是心病,您得抽出时间多陪陪嫂子。

    ”杜铁林说道。

     “药是经常吃着的,还得谢谢你,这些年从香港给你嫂子带药,从来就没断过。

    ” “咱们之间,就别说啥谢不谢的,多大点事啊。

    ” “你也知道,我这么多年一直忙工作,确实家里照顾得少了。

    好在张子悦现在也上大学了,你嫂子也没心事了。

    ” “子悦是聪明孩子,读书全凭自己真本事。

    您知道现在北京要上个好点的学校,家长们得多辛苦。

    您也算是位高权重了,但我从来没见您,为了孩子读书求过人,托过关系。

    这是做父母的福气啊。

    ” 中年男子笑着说:“是,这孩子长这么大,读书的事,我还真没操心过。

    铁林,不瞒你说,这么多年了,都是人家来找我办事,你让我倒过来求人,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 “我还是那个观点,子悦本科读完,得送出去继续深造。

    你让他自己申请耶鲁、哥大这样的名校,需要我这边出力的,尽管吩咐就是了。

    然后,海外深造完毕,是否回国工作,看他自己选择。

    我倒觉得,来香港工作挺好的,国内国外,两头都靠。

    ” “这些都是后话了,早着呢,看他自己发展吧。

    ” 杜铁林说:“您也别有什么负担,怕他影响到您,说到底,儿子优秀也是做老爹的一份光荣。

    再说了,谁说过领导干部的孩子,就不能有出息了?你把他留在身边,保不齐还被人说三道四,扔到香港来,工作生活都得独立。

    再说了,在这里,各个老爹都有能耐,你这个老爹的职位也还不够高呢,担心什么呢?” “铁林,这点你不用担心,我从来不会将儿子的事业发展,同我的工作做捆绑。

    只是现在,还没到时候,等到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让子悦来找你请教。

    ” “请教谈不上,子悦从小叫我铁林叔叔,到时候您让我这个做叔叔的,尽点力,我就知足了。

    ” 不知不觉中,中年男子和杜铁林已经在九龙公园里走了好大一圈,时不时地还有夜跑爱好者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

    身处异乡,环境是陌生的,但身边知己二三,同处这异乡,反而营造出了比平时更亲近的氛围。

    中年男子同杜铁林边走边聊,因为说到家庭孩子的事了,便又多聊了几句。

     中年男子说:“最近外面有些风言风语,已经传到我这里来了。

    铁林啊,家和万事兴,生意做得再大,也不能忘了这个根本。

    你可不能辜负了李静,李老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当年他是怎么嘱托你的,你可不能忘记啊。

    ” “大哥,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事情来了?是不是李静最近跟嫂子说什么了?”杜铁林问道。

     “李静个性那么强,她怎么可能说这些?我就想提醒你,里外有别,你自己脑子里可得生根弦啊。

    不要以为自己现在不在体制内了,就可以随便了。

    ” “知道了,老哥,我知道您为我好。

    我和李静,那是青梅竹马,患难夫妻。

    您也别听外面那些谣言,都是瞎编的,我心里有数。

    ” “瞎编不瞎编,我不知道。

    但有一点,老哥我是有体会的。

    你今年四十二,肯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等你到了五十岁我现在这个年纪,心态肯定会有变化。

    到最后,你会发现,外面再好都比不过家里好。

    ”中年男子继续说道。

     “真到了五十岁,怕不是心态有变化,而是各方面都不中用了呢。

    ”杜铁林调侃着。

     “你小子啊,被资本主义腐蚀,脑子里不纯净了。

    不过话说回来,人的精神状态真的很重要。

    我年纪轻的时候,跟着部里的领导出去开会,连轴转啊,都累突突了,你再瞧瞧人家领导,那会儿都快六十了,仍旧精神矍铄啊!” 杜铁林说:“您现在不也很矍铄嘛,而且五十岁升部长助理,进部委会,正当年啊!” 中年男子立马摇摇手,连说了几声“蹉跎了”。

     此时,正好遇着一段下坡路,两人光顾着说话,全然忘记了这里的光线昏暗,疾步下坡时,中年男子一时走得快,脚下突然绊了一下。

     “哎哟,走太快了。

    ”中年男子突然停下脚步,痛叫了两声。

     一旁的杜铁林马上俯下身,问要紧不要紧。

    走在后面的林子昂,见杜铁林和中年男子突然停下,也赶紧冲上前去。

     “不打紧,不打紧,我试着走几步哈。

    ”中年男子边说边慢慢站起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