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钱粮,并常提及刘、霍二族的过往,希望霍承嗣能以前人为鉴。
然霍承嗣宠妾轻妻,欲更易世子,致使慕容族人不满,遂有慕容涛起兵叛乱。
霍承嗣仓促无备,率亲信逃至海岛,上表向刘笃求援。
刘笃得知,令刘裕率兵入朝平乱。
历经三月,慕容涛被斩,霍承嗣复位,并令霍承嗣不准废世子霍。
而后霍承嗣去世,世子霍狄继位。
彼时刘笃病逝,刘裕与姚兴反叛,东北诸郡遭遇鲜卑、扶余崛起,多有动荡。
幸霍狄文武并济,其在位期间,迅速稳固国内局势,并且吞并了弁韩,成功完成了历经诸代兼并三韩的目标。
时乐浪郡有县二十一,有户十二万之盛,民五十余万人。
在统一东海三韩之后,霍狄深知刘、霍一体,鲜卑、扶余为汉与乐浪共同之对手。
于是,霍狄在大汉陷入战火期间,仅凭乐浪一国,联合平州刺史屡次率兵西征,重创扶余与辽东鲜卑。
刘休之荡平内乱之后,因无力顾及东北,遂加拜霍狄为东海都护,负责处理东海事宜。
在后续的百来年里,因南汉被内部问题钳制,在东北事宜上愈发依仗乐浪霍氏。
霍狄之后,霍氏历经霍鸿、霍士平、霍江等数代君主,至公元467年,霍江在位时期,将乐浪扩张到达到巅峰,舟舸水师达扶桑,令扶桑诸君长朝拜来降,自称为臣。
时乐浪国土,拥带燕胡,乘桴沧海,布武朔土,右折燕齐,左震扶桑,輮轹沙漠,东海称君。
甚至在王宿知起义时,霍孟以天子诏入关讨贼,为汉平贼乱。
然因霍孟年岁已高,世子霍仪甫幼小,错失中原争霸。
公元576年,乐浪国主霍仪甫改国号为燕,自号为燕王。
三年之后,隋朝杨素率大军伐幽州,霍仪甫率军与之战,敌众而力寡,退走山海关。
杨素收复幽州后,出兵远征辽西,被燕国名将慕容博所败,无奈重新退回幽州。
杨素忌惮辽东险远,燕国将士骁勇,劝霍仪甫自去国号,向隋称臣。
霍仪甫从其命,向杨坚请降。
杨坚因开国国力不济,难以远征,欲后图之,遂则封霍仪甫为朝鲜王,以藩国待朝鲜。
霍仪甫外称朝鲜王,实称燕王。
杨坚病逝,杨广登基继位,因自恃国力强大,发百万雄师伐燕。
时霍仪甫去世,子霍浩远继位,用慕容博御之,慕容博巧施计策,大败杨广于辽东城(今辽阳)。
杨广三伐辽东城不克,隋朝崩亡。
时天下纷争,慕容博欲伐幽州,霍浩远忌其势大,罢而不用,转用丁帛伐山东、扶桑,屡有建树。
扶桑震闻燕名,遣使入燕以为学习。
唐李渊用子李世民数年平天下,并驱丁帛走山东。
贞观末,李世民伐燕,兵马虽胜,但却受阻于崇山,水师伐而不利,撤归长安。
燕虽屡退隋唐,但因常年征战,国力渐衰,不复与唐角力。
时李治伐燕,主帅苏定方率兵,下辽东,破朝鲜。
时苏定方深冬围汉城,漠北铁勒九姓联合犯边。
加之燕主霍绩远遁沧海城,去号上表请降。
后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伐不断,吐蕃崛起西藏,唐朝多将精力倾注西藏。
霍绩重用良将,收回朝鲜城。
因知唐朝国力雄厚,遂上表请臣藩。
李治去世,武则天当朝,遂允霍绩之求,并赐姓为李。
而后二百年间,燕终不复往日之盛,遂与大唐互好,互不侵犯,共伐东北蛮夷。
唐末时,燕权臣篡位,君主逃至长安,求援复国。
惜唐朝国力衰弱,无法为其复国,乐浪霍氏虽亡,享国祚七百余年。
后霍主随唐皇流亡巴蜀,并定居于巴,其族人自号‘巴霍’。
知乎杂谈番外
汉唐时期的朝鲜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在唐朝之后失去了存在感。
汉中祖霍峻(ip:朝鲜自治区):南汉将霍氏封到朝鲜,即今天的练江地区,后来逐步扩张,占据了汉江流域,并在南汉的中后期介入东北。
正如有些答主回答那样,南汉用霍氏庇护辽东地区,霍与刘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关系。
在早期,出自霍峻的意愿,霍氏被封到乐浪,并以相对富庶的练江为根基,当时在南部与东部盘踞韩人、濊人,时常威胁着乐浪郡。
霍弋时期,根据蛮夷生存的情况,基本奠定下扩张的方向,即向南扩张,驱逐吞并韩人,并占据汉江流域。
练江与汉江这两处可以说是霍燕的主要人口集中地,也是当下朝鲜人口聚集区。
事实上霍燕的崛起和没落,与吐蕃王朝有极其类似之处。
在公元5、6世纪左右,全球气温升高,辽西、辽东气温与西藏一起升高。
温度提高,意味着适合谷物耕作,谷物产量提高,就能养活和生存更多的人口。
所以当南汉衰弱,为了保存东北边疆的稳定,默认霍燕势力进入辽东。
而霍燕也从练、汉二江流域,向西北扩张,占据了鸭绿江与辽河流域。
在汉末内乱时,霍燕巅峰时期的版图,已不局限于朝鲜半岛,而是向西扩张到辽河流域,并占据了燕山南北。
控制了科尔沁草原。
在北面地区上,霍燕对女真人进行控制,建立起羁縻制度。
女真人凭借自身的能征善战,长期为霍燕提供兵役,并吸收了先进汉家文化。
东海方向,因霍燕来自荆楚,常年需要与中原沟通,其海洋贸易发达。
在巅峰时期,霍燕向东征服了日本的九州岛地区。
根据《燕书》记载:“燕国之土,拥带幽胡,布武朔土,輮轹沙漠;乘桴沧海,右折燕齐,左震扶桑,东海称君。
”
以谭绘制的地图来看,霍燕当时拥有朝鲜以及东北三省,并有日本、内蒙古部分地区。
国力达到巅峰,遂与隋朝爆发了多次战场,杨广甚至三次折翼于辽阳城,进而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但霍燕的衰弱也是迅速,除了气候的急剧变化外,首先就是霍燕内部的争斗,其次隋唐朝多年的征伐,最后加上女真反叛与契丹外部的进攻
于是在权臣马世谦篡位后,女真、霍氏、慕容三部势力先后反叛,霍燕随之分崩离析,并且东北地区持续分裂。
契丹将女真征服,建立起辽国时,朝鲜由霍思华复国,但持续不久,最终被辽国占据。
辽国在朝鲜设立东院,以汉法治理,基本与燕云十六州相同。
明在朱元璋北伐成功之后,派沐英征服朝鲜,并设立朝鲜行省。
后来又封儿子到朝鲜,以为镇守边疆之用。
朱棣时期迁都北京,则就加强了对朝鲜行省的汉化以及控制。
但到明末,李自成灭亡大明,鞑子窃取果实,则延续明朝治理。
后来的事不用多说,大概应该清楚。
——
上单祁同伟(ip:湖北):楼上说的内容大差不多,但这次我去朝鲜旅游,发现朝鲜导游居然将霍峻说成朝鲜人,还向我介绍位于汉城的霍峻陵,让我实在绷不住。
要知道霍峻从始至终是枝江人,平生更没到过朝鲜。
——
南阳诸葛庐(ip:山东):别惊讶,我在西安逛霍峻陵时,居然有朝鲜人说这个墓是假的,真的墓迁到汉城去了。
霍峻如果知道,估计连棺材板都压不住。
——
浮士德(ip:陕西):冷知识,霍峻墓真是自己崩出来的,2003年,关中大洪水,将霍峻墓冲出来。
当初我老师说,挖地铁能挖出墓,建房子能挖出陵,但被水冲出的墓,还是第一次见。
ssx:笑哭!霍峻一生用水攻太多,当下自己也被水攻了!
阿斯顿:问问,霍峻墓里是否有作证英雄记里关于阴侍的内容?
浮士德回复阿斯顿:没有,更多是堪比皇帝的陪葬物品,金银极多,还有史上记载的龙鳞剑。
如果感兴趣,可以到西安逛逛博物馆。
——
如何评价霍峻?
汉中祖霍峻(ip:朝鲜自治区):看我名字。
ssx:应该加个诸葛亮,霍、葛两人执政,几乎复兴且大治南汉。
斗帝刘禅:你把我放哪去了?
ssx回复斗帝刘禅:没你估计赢得更快,拿到两张超级SSR,不赢可以说没天理了。
斗帝刘禅回复ssx:恼怒!君不见赵九妹?
ssx回复斗帝刘禅:确实,相比宋高宗,汉高宗真就堪比明君圣主了。
斗帝刘禅回复ssx:《汉纪·高宗纪》:当中祖崩时,高宗曰:“祭由寡人,政由霍公”。
上拱垂而治,托国于霍、葛,故得以平天下。
在位四十有六,拔用贤相,教化大治;主任名将,贼虏销声。
交通上代所不通之地,降服前王所未服之邦。
观其之所为,天人之功已成,霸王之业巍然……
——
一OA(ip:江苏):从霍峻征战的功绩来看,比白起、韩信二人更加辉煌,比李靖更有含金量,位列兵家四圣之首,应该没人多少疑惑霍峻。
——
不知道取什么名字(ip:澳大利亚):霍李韩白,这是我心目中的四人排名。
ssx:霍峻认为韩信不如白起。
笑哭!
不知道取什么名字回复ssx:别乱说,当时关羽与霍峻论兵,有政治意味在里面。
故而霍峻在军事层面上肯定了韩信,但若加上封齐王这一政治事件,则不如白起。
——
战神李世民:不如李世民
汉中祖霍峻:呵,连霍燕都打不下来,有脸说不如李世民。
战神李世民回复汉中祖霍峻:李世民打天下7年,霍峻花了半辈子,还是在刘备的领导下,有什么值得炫耀。
汉中祖霍峻回复战神李世民:刘备纯粹拖后腿,被曹操打得满中原跑,如果不是遇见霍峻,估计要跑到海南吃海鲜。
战神李世民回复汉中祖霍峻:呵,没刘备赏识提拔,霍峻估计还在卖盐。
汉中祖霍峻回复战神李世民:先灭了霍燕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