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章 【纪实诗】杜甫三绝句

首页
「天宝十载·石潭」 在李世民发送第二次好友申请前,天宝年间的臣子也正拆解诗词。

    尤其是哥舒翰,他对着《潼关吏》最后那句“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翻来覆去地看,沧桑的面孔上揉杂着哀怒和无奈。

     “哥舒将军,莫往心里去。

    ”杜甫有些不好意思,之前天幕讲解了“哥舒翰潼关失守”的来龙去脉,众人深知此非将军之罪。

    或许是未来的自己不知内情,竟然写下这句“慎勿学哥舒”,无意中令哥舒将军蒙冤,实在让杜甫无比惭愧。

     听杜甫这么说,哥舒翰反倒爽朗一笑,将记着《潼关吏》的帕子收入怀中,朗声道:“无碍,无碍!若能以此为鉴、警示后人,倒也是我的功德一件。

    ” 眼见杜甫还要道歉,一旁的封常清却等不及了:“杜诗圣,你回头给哥舒将军写几首诗补偿即可,先来我这儿看看《新安吏》……诗圣,你觉得这句话应该如何做解?” 杜甫接过绢布,不由苦笑:“封将军,这是我未来写的诗,如今的我也不知要如何做解。

    ” “反正都是你写的,你细细感受下,能不能琢磨出个一二?” 杜甫被众人团团围住,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诗词,请求这位作者进行阅读理解。

    杜甫半是无奈半是好笑,坐在石潭边苦思冥想地分析自己未来的诗作,试图从字词中寻得一丝端倪。

     李隆基、李亨百无聊赖地坐在一旁。

    原本应当是人群中心的他们被无声排挤出人群。

     见众人殷勤地围着杜甫,李隆基不禁吃味地哼哼了几声,可他这不满地声音却丝毫没有引起臣子的注意。

     就在李隆基耐性将尽时,石潭里突然又传来声音。

    他激动万分,居然第一个凑了过去,满脸兴奋地探头一瞧—— “没什么好看的。

    ” 李隆基缩回了头,面无表情地拦住同样一脸兴奋的李亨。

    他直挺挺堵在众人与石潭之间,背着手不肯让人靠近。

     “圣人!”郭子仪恨铁不成钢地叹气:“您都年过花甲,就别任性了!石潭里的诗句都是战争的关键,不能儿戏啊!” “不是诗。

    ”李隆基摇头否认,却死活不肯让开去路。

     众人对视一眼,表情逐渐微妙。

     郭子仪沉默半晌,缓缓道:“是不是太宗又发来好友申请了?” 李隆基瞬间紧绷的脸颊肌肉给出了回答。

     “圣人,请容臣等上前一观!”高仙芝眼睛一亮,补充道:“若太宗能提示只言片语,对我大唐大有裨益啊!” 李隆基还想说什么,但邓景山直接上前,半扶半抱地将李隆基推到了一旁,口中还念念有词:“圣人,您都到花甲的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