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男人顺脚踩死了地里的害虫,颇感兴趣地接过话题:“读书人竟肯为俺们这种贱民写诗?”
老书生背手起身,他欣赏着沙坑里的诗句,感慨万分:“何为圣?圣者,忧国忧民,心怀天下。
眼底有民,为百姓作诗,这才是真正的诗圣。
”
“老秀才,那你给俺们讲讲诗圣到底说了什么呗?”男人拍拍身边的男孩脑袋,将他往前推了推:“让俺儿子学学!”
“民生多艰。
”老书生叹了口气,爱怜地看了眼咬手指的男孩,将木棍戳向左边:
“这首《垂老别》,写得一对老人的遭遇。
子孙都已战死,只剩下这对孤苦伶仃的老夫妻。
现在前线人手不够,没牙的老翁也要被迫上战场。
老头子深明大义,拐杖一扔,颤巍巍地出门当兵。
临别之际,他听到屋里传来老妻的悲哭,她追出家门,含泪嘱托他要多穿衣、吃饱饭……”
“老爷爷活不下来的。
”男孩童言无忌,他看着面露悲伤的大人,奇怪道:“老婆婆不知道吗?”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
老书生低头望着沙地里的诗句,不忍地解释道:“加餐之词,悲死而已,总归要留点念想,求个万一。
”
“换一首,换一首!”眼见自家没牙的老娘开始抹泪,村民王二赶紧招呼着老书生换一首诗,试图用别的内容分散老娘的注意力:“换新婚那首!那首听名字就喜庆些。
”
老书生神色复杂,拧眉打量要求换诗的村民:“王二,你不是月初才娶的媳妇儿?”
“是啊,是啊。
”王二摸了摸脑袋,憨笑起来。
“媳妇割猪草去了,她干活可利索了。
人也贤惠、孝顺,还……”王二黝黑的脸庞浮现一团几不可查地红晕,补充道,“还体贴,特别稀罕俺。
”
“我看是你稀罕人家吧!”有人大声起哄,村民们的脸上都挂着善意的微笑。
老书生摇了摇头:“那你还是别听《新婚别》了。
”
“讲讲这个!”众人反倒来了兴致,不明白“别”字含义的他们露出期待的笑容,尤数新婚的王二笑得最为羞涩灿烂:“就听《新婚别》,讲讲这个吧,老秀才!”
老书生深深叹气,木棍戳到了右前方:
“这首《新婚别》,写的是刚结婚的夫妻遇到打仗。
两人新婚第二天,妻子就要送丈夫去前线赴死。
新娘肝肠寸断,想要和丈夫一同前往,但怕扰乱军心,只能在家守候。
”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
男孩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睛,含糊道:“好可怜的新嫁娘!才刚进门就要守寡了。
”
“你个小孩懂什么!”王二重重打了一下男孩的脑壳,像是被抽了一鞭似的跳了起来,急赤白脸道:“诗圣又没写她汉子死了,只要战争结束,她汉子一定能回来的,一定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