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尔尼露出和蔼笑容:
“英特使,再给朕讲讲卡宾|枪。
”
……
「天宝十载·小亭」
“朕乃天可汗!在朕国土,皆朕子民。
此言万毋再提,莫要寒了我朝将士的心!”
李隆基脸色严肃,一锤定音。
哥舒翰等异族武将长吁了一口气,文臣们亦是捋着胡子频频点头。
众人纷纷高呼“圣人英明”。
李隆基摆摆手让他们安静,希冀地望向郭子仪等人:“诸位爱卿对战事可有想法?”
几位老将小声商讨,各自斟酌,片刻后,郭子仪作为代表上前回禀:“圣人,目前线索甚少,各位将军想法不一。
若圣人不急,不若先听完水幕所言再行打算?”
“也是。
”李隆基点点头,颇以为然。
他望向杜甫,眼里流露一丝期待:“希望爱卿会有诗句记载。
”
……
【国家不幸诗家幸。
安史之乱前后黑暗的动乱时代对我们的“诗圣”起到了“玉成”的作用,也正因为有安史之乱这样的社会背景,才能让杜甫的诗成为“诗史”。
介绍完成因,就让我们跟着杜甫的诗作走近这个时代、感受战乱下的家国之痛。
】
【天宝十载四月,好大喜功的李隆基在杨国忠的鼓动下发动了对南诏的战争。
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大败而归,死伤三万将士。
杨国忠贪图军功,下令从两京及河南北募兵去征南诏。
时人皆知南诏多瘴疠,无人肯往,杨国忠于是派御史大肆抓捕平民、强制送入军中。
一时间百姓哭声震天、骨肉离散,杜甫于是作《兵车行》记录下百姓撕心裂肺的送别场景。
】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车轮滚滚,战马嘶鸣,被抓来的百姓被迫套上戎装,配上弓箭,被押送着奔赴南诏战场。
壮丁们的亲人一路追赶着队伍,父母们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妻子寻找着丈夫的身影……他们拉着自己儿子、丈夫的衣衫,捶胸顿足不愿让他们离去。
一时之间,道路上灰尘弥漫、哭声震天。
】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
【此情此景,惨不忍睹,路过的杜甫不禁上前询问原因,原来是官府征兵实在频繁,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有人十五岁出征北方,四十岁却还在河西营田,转眼少年已垂暮,但征兵的日子还无止无休。
边疆战士血流成河,只因玄宗穷兵黩武、欲壑难填。
】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
【各家男儿都被抓入军中充当壮丁,田里都是一片荒芜。
尽管有妇孺来干农活,但禾苗大多也东倒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