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纪实诗】杜甫春望

首页
事——唐朝唐朝,大秦竟亡了吗? 众人都听到了那个“唐朝”。

     李斯一怔,随即深深俯身,他聪明地只关切问询陛下的安危,对那“唐朝”二字只字不提。

    但年轻的扶苏显然直率得多,他震惊地问道:“唐朝?何谓唐朝?杜甫何人?丞相可曾听闻《春望》?” 被点名的李斯无奈地抬起头:“臣孤陋寡闻。

    ” “这《春望》恐为仙人所作,凡人不曾听闻,也是应当的。

    ”徐福笑着接过话。

     嬴政的目光从脸色不一的三人面上划过,随即又落回天幕:“既是神人现身,那不妨先听神人讲解。

    ” 与此同时,另一个时空的唐太宗李世民也走出了宫殿,他对于“唐朝”二字适应良好,只是对月兮提到的人名有些好奇。

    他环顾四周,望向众人:“杜甫何许人也?诸卿可闻《春望》欤?” 天宝之前的诸朝历代皆有此问,天宝之后的朝代倒是对此一清二楚,听到天幕仙人提及杜甫和《春望》,君主朝臣大多心有戚戚焉,而文人墨客却有些兴奋,谁不想有机会与诗圣之作并列,一会儿天幕之人会提自己的名字吗? 仿佛听到了众人心中的疑惑,月兮说完开场白后,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所谓纪实诗,即以时事入诗。

    提及纪实诗诗人,想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杜甫。

    今天的专题,我们诗史并行,主要围绕诗作及其背景展开。

    现在,我先给大家播放一段《春望》的视频,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诗圣的大作。

    】 月兮话音刚落,整个画面顿时切换。

     伴随着悠扬的笛声,众人面前出现一幅繁华富丽的城市图景,街道上行人往来如织,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容,俨然一副盛世景象。

     “看来是首写景颂德的小诗。

    ”杨贵妃揉着丝帕点评:“这景象看上去倒是与长安无异。

    ” 李隆基没有说话,但他的内心却认同了贵妃的说法。

     可惜视频上好景不长,几秒后,一阵响亮的马蹄声盖过了笛声,随即是刀戟碰撞和流矢飞射的声音。

    画面的左下角出现一群穿着盔甲的士兵,他们粗俗地撞开城门,随即宫阙倒塌、硝烟四起,盛世和平的景象骤然变得残破萧瑟。

     马蹄远去,笛声变得哀怨。

    一个深沉嘶哑的男声缓缓响起: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一个头发半花的男人背对着屏幕推开了窗,窗外是萧瑟的城阙。

     茂盛的草叶无人清理,很快就盖过了断壁残垣,各色春花如期绽放,枝头春鸟也鸣个不停。

    春色如旧,繁华不再。

    男人举起手臂,以袖拭泪。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画面快速掠过数座布局不一的城池,城中却都是残砖破瓦的凄凉场景。

    视频的最后,画面再次回到男人身后。

    男人合上窗户,将明媚春光和满目疮痍一并挡在外面。

    他叹了口气,转身的同时,簪子却从发髻滑落。

     哀戚的笛声配着沧桑的男音,再加上碎瓦颓垣的场景,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强烈冲击。

    尽管隔着数个时空,无数帝王却在此刻同时长叹。

     公元1141年,绍兴十一年,正在和秦桧闲聊的宋高宗赵构突然停下了话头。

    诗歌朗诵声渐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