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9章

首页
阮朝汐早起便遇到了霍清川。

     “如今的局面,霍大兄要离京?”她意外问,‘’三兄在朝中岂不是少了得力帮手。

    ” “正是郎君吩咐下来,有书信急交付给阮大郎君。

    另外还有一桩要紧的事,需得和阿般商量。

    ” 霍清川郑重提起:“你阿娘李氏的坟冢,至今顶着‘泰山羊氏’的名头葬在阮氏壁。

    郎君叮嘱说,棺椁需要尽快移出。

    我这趟去豫州,会和阮大郎君商量棺椁运送入京归葬的事宜。

    阿般这里可有什么注意事项要嘱托的?” 阮朝汐的神色凝重起来,低头思忖。

     霍清川想起了郎君的暗中叮嘱,咳了一声,继续道,“迁坟大事,不需要和白鹤娘子商议一下么?入京之后的选址,坟地风水,都是有讲究的。

    ” 阮朝汐果然道,“让我想想。

    尽快给霍大兄回复。

    霍大兄何时离京?” “明日清晨便出发。

    ” “这么急?”阮朝汐一惊,“我尽快找母亲商量。

    ” 西边的荼蘼院里,灶台点燃起缭缭炊烟,香气弥漫。

     “阿般来了?”姜芝蹲在灶台捋袖子招呼,“现煮的粟米粥,保管滋味不比云间坞东苑的伙食差。

    ” 四人围坐吃朝食的当儿,阮朝汐提起举荐他们入仕的事,询问各自意见。

     姜芝向来想得多,顾虑重重,不肯轻易应下。

    “入仕的话,是不是就要长久留在京城了?” “看入仕的衙门。

    三弟和四弟的文职肯定落在尚书省,需得长居京城。

    李大兄的武职不一定,或许能回豫州。

    ” 李奕臣边扒饭边问,“那阿般你呢。

    你是留在京城还是豫州?要回云间坞么?” “云间坞虽然是我的出身处,既然出来了,便不想回去。

    ” 对于将来的打算,阮朝汐想了不少,说得干脆。

     “长桑里赐下的宅子我去看过了,后院地广开阔。

    我和母亲商量组一支娘子军,在宅子里练起来,可能会花费个三五年。

    这三五年里,我会和母亲长居京城。

    但偶尔还是想回豫北住一阵。

    ” 她露出一丝怀念,“虽说乱世中的安逸难以长久,但我还是想念豫北山下的小院,想回去看看阿巧过得可好。

    ” 几人低声嘀咕了片刻,陆适之道,“我愿意入仕。

    领个文职长居京城也好。

    ” 姜芝摇摇头,“我可以长居京城。

    但入仕为朝廷卖命,我尚未想好。

    ” 至于李奕臣,姜芝道,“我们去找徐二兄商议,在刑狱直署麾下寻一处合适的武职,把李大兄塞进去,叫他可以天南海北走动。

    阿般想回豫北,亦或是回云间坞看看,都可以叫李大兄跟随护卫。

    ” 就此商定下来。

    阮朝汐站起身,紧闭的院门打开,把打扫庭院的小女婢放进院子。

     “对了,霍大兄明早要急回豫州。

    李大兄,劳烦你准备马车,我今日就得去寻母亲一趟——” 话还未说完,“嬢嬢!”迎面哒哒哒飞奔来一个小身影,竹箭似地撞在她身上。

     湛奴张开手臂抱紧了她,“找到嬢嬢了!” “他怎么跟到这儿来了?”阮朝汐好笑地停了话头,弯腰抱了抱幼童。

    “湛奴,兔兔今天不在荼蘼院里。

    ” 湛奴拼命地摇头,“不看兔兔。

    看……嬢嬢,来。

    来。

    ” 他的年纪还说不出一个完整长句,动作比说话快,拽着阮朝汐沿着围墙往西走。

     阮朝汐递过惊诧的一瞥。

     白蝉跟随湛奴过来,上前低声回禀。

     “刚才湛奴抱着兔儿在西边角门边上拔草时,宣城王的车马停在对面。

    宣城王殿下在车里喊了湛奴。

    奴听不清他们在对面说了些什么,但奴猜测,宣城王殿下或许让湛奴……” 让湛奴把阮朝汐喊出去门外见面。

     阮朝汐的脚步停住了。

     她在湛奴面前蹲下,耐心地询问,“刚才是不是在门外遇到了湛奴的阿兄?” 湛奴点点头,清晰地喊出,“阿兄……阿兄要见嬢嬢。

    ” 阮朝汐心下了然,冲他摇了摇头。

    “我不想去见你阿兄。

    湛奴不要领着我去了。

    ” 湛奴怔怔地站在原地,仰着头,露出茫然的神色。

    “为什么呀。

    ” 又是一个难以回答的为什么。

     阮朝汐抬手抚摸着湛奴小小的发髻,没有应答。

     ——— 嗡——琴音悠扬,回荡在木楼四周。

     曲音幽远空荡,仿佛深山有名士松下徘徊,一咏三叹,回味无穷。

    阮朝汐在悠悠琴音里踩着木梯上楼。

     “琴为心声。

    三兄这首曲子奏得随性,可是在想事?” 琴台放在室外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