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5章

首页
了出来。

     在永康四年的年底,成为京城街头巷尾的谈资。

     随便一个茶摊小铺都在讨论这件事。

     “就是他们指责纪大人贪钱吧?” “是啊,就是他们,以己度人的东西。

    ” “好像贪了几百万两银子,这些银钱原本应该放到国库的。

    ” “放国库又怎么样,跟咱们这些屁民有关系吗?” 话音落后,这人吃了杯中的酒,感觉周围一片安静。

     “你不知道?” “这些银钱拨到户部之后,已经用于民生了。

    ” “没看到京城郊外的民居吗,修修补补的,今年大力修补了。

    ” “还有施粥的也多了,救济院多给了银钱,你不知道?” 啊? 还有这事。

     “工部那边还给了修路的计划,修水泥路!” “明年开春就开工,户部那边也留了预算!” 啊? 这些都是橡胶司税收的银钱? 那要是这些钱早给国库,他们岂不是早就有水泥马路了? 谁说不是呢! 如果这些钱跟自己没有关系,那也就罢了。

     现在切实用在身边,肯定不同以往。

     以前骂皇室的百姓,现在骂的更厉害。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人,跟其他人不同。

     那就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请求严惩贪污银钱的人,被驳斥了。

    ” “这才是他被冷落的原因!” 太子要严惩那些人? 可那些人是皇亲国戚啊,太子舍得吗? 看来太子,也是一心为民的未来明君啊! 朝中有这样的太子,真是好事! 此话一出,普通百姓跟年轻官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一些年迈的臣子,好像从脑海里提取出一段记忆。

     很多年前。

     当今圣上还是太子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先皇对此可是勃然大怒,从此开始打压当年的太子。

     几十年过去。

     一切都变了。

     好像又没有变。

     不少人再次看过来。

     壮年的皇帝,青年的太子。

     似乎又回到原点。

     别说臣子们了,就算是皇帝跟太子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他们的选择,自然是第一时间和好,告诉所有人,他们父子是不一样的。

     他们心中也是这么认为。

     他们怎么会像之前那些人一样糊涂。

     但冷静下来,大家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又是另一回事。

     这场闹剧,也把橡胶司的事彻底暂停。

     两个国公被卸了实职,以后赋闲在家。

     家中厉害的子弟,基本都往外放,再也没有清闲有钱的职位给他们了。

     等到年后,不少人就要去外面的任地,再也翻不起风浪。

     至于三皇子,像是被人遗忘了一样。

     遗忘是不可能的遗忘的。

     听太子身边的官员崔伟道:“宫里家宴时,太子跟三皇子一句话也没说。

    ” 太子的母亲跟三皇子的母妃也多有争斗。

     前朝假装一片和气,后宫可不用。

     崔伟颇有深意的看了纪大人,小声道:“太子私底下讲,您让他未雨绸缪,说的很对。

    ” 此刻是在纪元的家中。

     过年期间,纪元家中基本都是自己的好友,崔伟能过来,已经说明他的立场。

     看来这话,也是私底下讲的,不会传到其他地方。

     纪元点头:“是啊,很多事都要未雨绸缪。

    ” 此事早晚会显露出来,早点出现肯定比晚点好。

     太子以为自己坐稳这个位置,可不想想,他父皇之前,也是这样认为的。

     再想到自己父皇那些年受到的磋磨,太子便坐不住。

     他不想成为第二个父皇,一点也不想。

     可他只是让父皇严惩老三,就直接被拒绝,甚至还吵起来。

     难道父皇也糊涂了吗。

     难道他也想学皇爷爷吗。

     永康四年的年节,宫中跟民间完全是两个氛围。

     民间还是开心的,今年的炭火价格降了下来,京城周边还开设了两个蒸汽工厂,大家都约着开年就去做工。

     工会肯定也要的,有了工会,大家的酬劳都有保证。

     此事已经成了惯例,哪个工厂不设工会,总会让人觉得有问题。

     而且工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