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

首页
三月份大多数都在背诵文章,想来按照赵夫子的性格,肯定会着重考他们背诵书写内容。

     四书义题大概会出几道,让他们练练手。

     等他们四书五经背得差不多了,才会着重去写议论文。

     谁让他们还是小学生! 所以纪元并未当回事。

     但安大娘子不一样,她家大海上个月考了第二呢! 还压了三房一头,这个月她走路都不一样。

     谁见了她都要问一句,你家大海是不是要考县学啊,恭喜恭喜啊。

     其实放在之前,安大娘子从未想过考县学的事,顶多是三房读书了,他家也要读。

     识字总归是好的。

     现在不同,要是他家大海能考上县学,说不定还真能争取个功名。

     她可是知道,她公爹就想让家里出个秀才。

     秀才,见官不拜,还能免赋税。

     他们一大家子要是真能免田税,公爹肯定高兴得要命。

     否则他那么抠门,也不会给家里孩子出钱上私塾。

     安大娘子琢磨出读书的好处,自然对纪元更加好,今日早上鸡蛋都多给了一个。

     安大海这个月跟着背书,确实还不错,他总觉得纪元背书的时候很不一样,一边跟着干活,一边理解意思,还真的简单不少。

     纪元自然明白,像安大海他们,不过十一岁的小孩,放在现代也还是小学生初中生。

     若不理解句子的意思,一味强记,不说能不能记得住,单是枯燥一项,就够许多人望而却步了。

     纪元不同,他一边理解意思,一边背诵,还能结合实际情况加深记忆,故而简单许多。

     跟安大海说的时候,也能加强自己的记忆。

     纪元自己都没留神,他如今能一心二用,出口成章。

     虽然还不明显,但已经有这种趋势。

     安大娘子高高兴兴送他们两个去上私塾,正好碰到三房的妯娌送孩子上学。

     两人一照面,脸色都不好看。

     安二娘子对安小河道:“今日好好考试,你舅舅给你写的信你都看了,一定能考好的。

    ” 提到安小河的舅舅,纪元也有点好奇。

     等快到私塾,纪元问道:“他舅舅是谁啊。

    ” “是秀才。

    ”安大海低声道,“在咱们府城官学读书,听说可厉害呢。

    ” 这意思是,找了已经考上秀才的舅舅辅导功课? 厉害啊。

     纪元投去羡慕的眼神。

     他们赵夫子也是秀才,学识渊博,但年岁大了不再往上考。

     想来安小河的舅舅年纪顶多三十多,还在府城读书,说不定还有往上的希望。

     不过这些都离得太远。

     眼前私塾三月大考,才是他要重视的。

     安小河看了看他们,扬起下巴。

     不就是四书义题,他已经学会了。

     这次再考,绝对不会出错。

     他舅舅还给他寄来不少集注,时文,他背了许久,这次的四书义题,一定能写得好。

     集注便是儒家贤达在本经之外,写出自己的理解。

     时文,则是如今科举上最流行的文章。

     安小河的舅舅给他找的,就是建孟府内流传的几篇时文,还有经典的名家集注。

     这些东西,一般人家很难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