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章

首页
刚有学生家长要说,我家孩子也能在外面读书,读书的钱给少点可行。

     赵夫子继续道:“风刀霜剑,酷暑寒冬,大雨瓢泼,都要在窗外。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可有人愿意。

    ” 还是那句话,能把孩子送到私塾的家里,多是不缺钱的,对孩子也爱护,怎么可能让他们吃这种苦头。

     倒是有些实在没钱,又想送孩子过来的村人,在思考可行性。

     纪三婶还要再说,被安村长瞪住。

     村长的威严不可侵犯,之前说的那些已经用尽她所有力气,现在只剩恐惧。

     纪元又轻飘飘道:“三婶,我不会计较您之前对我的打骂,您不要再拦我读书了。

    ” 这句话让村人明白过来。

     原来是这样。

     纪三婶就是怕以后纪元出人头地了报复。

     村长家长媳也醒悟。

     合着他们这群人,被纪三婶当枪使,一时间阴阳怪气:“你竟怕成这样,何苦呢,纪元可是你侄儿,别说以后当秀才举人。

    就是考上状元了,你也是他长辈啊,他还能不孝敬你?” 纪三婶被说得面红耳赤,只能恨恨离开。

     安村长看看他们,让村人都散了。

     私塾附近,终于恢复往日的平静。

     纪元捧着钱袋,再次来到夫子面前。

     赵夫子看了眼私塾,开口道:“读书。

    ” 看了半晌热闹的学生们立刻打起精神,大声读书。

     外面可有个纪元! 若他们在屋内读书,都比不过屋外读的,那还有什么脸。

     琅琅书声让赵夫子神色再次温和,看着钱袋,取出四十三文,留下一百文:“这是你本年的束脩。

    ” 说罢,又取出十文:“这是笔墨纸砚的银钱。

    ” 赵娘子把早就准备好的笔墨纸张拿过来,小声道:“夫子早就为你准备好了,只是没由头拿出来。

    如今好了,这一闹你也是正儿八经的学生。

    ” 赵娘子自然是在宽慰两人,为今日这场闹剧找补。

     这些东西却不是一日之功,明显一直在小室放着。

     纪元眼眶发热,他自然知道束脩的价格,也知道笔墨纸砚的价格。

     四十三文,怎么可能是一年的束脩。

     十文钱,连这里面一支笔都买不起。

     纪元受之有愧,只取了里面最需要的纸笔墨,一百文一个的砚台说什么都不要,还要继续给钱。

     赵夫子道:“这是本夫子的旧物,你嫌弃吗?” 赵娘子把东西往纪元怀里一塞,拍拍他:“快点,要上课了。

    ” 赵夫子冷哼一声,扭头便走,纪元眼圈发红,抹抹眼睛跟上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