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26章 正义是存在的

首页
朱熹微微一怔,感觉自己仿佛被赵官家看透了一样。

     他说道:“是的,小民确实有这个疑惑。

    ” 赵宁说道:“我问你,人会做自己否定的事吗?” 朱熹答道:“会。

    ” “那一群人,在不同的地方,相互不认识,他们会同时做自己否定的事吗?” 朱熹想都没有想,回答道:“不会。

    ” 当然不会! 相互不认识的人群,在不同的地方,不会同时做自己否定的事。

     赵宁继续说道:“那这朝堂上下,地方各州府的官员,可都相互认识?” 朱熹道:“经常在一起办公的认识,但大多恐怕没有见过彼此。

    ” 赵宁又道:“国朝二十年前,各州府,皆有官员、贵族,在各个不同的地方,都做了同一件事,兼并良田,是不是?” “是!” 这是大宋官员都知道的,新政的土地改制,就是针对土地兼并的。

     “那这些官员是迫不得已兼并良田呢,还是他们想要兼并良田?” 朱熹说道:“当然是他们想要兼并良田,官家刚才也说了,一群人,在不同的地方,相互不认识,他们会同时做自己否定的事,兼并良田是这些人不约而同的逐利行为。

    ” 赵宁又说道:“那你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善还是恶?” “恶!” “为什么?”赵宁说道,“刚才我们说善和恶是群体行为,当一个人做了恶,是对群体的伤害,必须严惩,可现在这些人兼并良田,就是群体行为,是群体达成的共识。

    ” 朱熹似乎明白赵官家想要说什么了,他感觉到那扇门越来越大。

     朱熹说道:“因为兼并良田只是一小群人不约而同达成的共识,而不是天下人达成的共识,这是一小群人对天下人的掠夺,如果不遏制,会有更多有权力的人加入进来,那些没有权力的,也会想办法追求权力加入进来,最后荼毒天下!” “那商会用活人祭祀,是天下人的共识呢,还是一群人的共识?” 如果朱熹说那是天下人的共识,恐怕那些奴隶的冤魂会来找他。

     “多谢官家指点,小民明白了。

    ” 且不说天下人,就说一个小的组织,十几二十人,要达成一个共识,都得不断地开会,不停地讨论,最后可能部分人被迫同意。

     这个世界充满了争议,不少人嘴巴更是比脑子还快,他们今日不同意,明日可能又同意。

     但人类社会中,却有一些东西,是不需要争论的。

     例如一个人无缘无故杀了一个路人,是犯罪。

     例如一个人无缘无故偷了其他人的财物,也是犯罪。

     这些不是一部人贵族的共识,也不是一部分平民的共识,而是全人类的共识,它超越了性别、国家、年龄、地域。

     善呢? 善恐怕也是。

     一个人帮助了另一个人,这是善举。

     它同样超越性别、国家、年龄和地域。

     它不需要开会说服所有人这是恶,也不需要开会说服所有人那是善。

     那这样的善和恶来自何处呢? 难道凭空生出来的吗? 朱熹显然再次发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只是这样的善与恶,因何而来,是否它们在大道中,若是,它们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个人都是大道的载体之一,那是否说明,人性本来有善恶?” 这个问题又回到了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上。

     既然世界上存在着真正的善恶,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