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这朝堂上还没有规矩

首页
有些人啊,屁本事没有,但讨论起问题来,立刻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一副我都是为你好的嘴脸,仿佛你跟他辩论,就是你的错。

     对付这种人,很简单,聚焦在问题上,别跟老子扯别的! 论起怼人,他赵宁也不是好惹的。

     宋钦宗赵桓拿你们没办法,老子还没有办法弄你们? 徐秉哲继续硬着头皮说道:“陛下,以现在城中兵力,根本无法与金人抗衡,议和才是唯一的出路。

    ” 老实说,徐秉哲自己跳到这个坑里来,他自己也后悔了,但眼下,他没有退路。

     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

     他的底气来源于朝中大部分人都是主和的。

     而且就算触犯了天威,他认为皇帝最多也就是罢免他的职务,不会罢免他的官位。

     之前基本上也都是这么操作的。

     只要在这朝堂上,不被大多数人反对,是不会被贬官的。

     这也是大宋朝的国情之一,赵官家们驾驭群臣的手段之一。

     总体来说,北宋的政治斗争,还是有很高的底线的。

     而且以现在的实情,根本打不过,就算皇帝临时发怒,到时候还是要议和,自己依然安然无事。

     “张叔夜。

    ”赵宁的语气缓和下来。

     张叔夜出列,他说道:“臣在。

    ” 众人的目光又落到张叔夜身上。

     皇帝不是在怼徐秉哲吗? 怎么突然让张叔夜出来了? 众人看不懂。

     赵宁说道:“你曾经在秦凤路任职?” (秦凤路是北宋二十四路之一,北宋的路相当于后来的省,属于省级,秦凤路在陕西一带,包括后来甘肃的一部分。

    ) “回禀陛下,臣曾经在兰州任录事参军。

    ” “可还有其他军职?” “曾经知安肃军。

    ” 安肃军是大宋朝的一个地方军区,军政区,在徐州。

     (路下面有府、州、军,这里的军是地方军镇,例如安肃军,可以理解为安肃军镇。

    ) 张叔夜说知安肃军,就是任职负责安肃军,就像知开封府,任职开封府知府一样的道理。

     知安肃军是军政职务。

     “那你来回答朕一个问题。

    ” “请陛下明示。

    ” “阵前动摇军心,该如何处置?” 皇帝此话一出,其他人立刻知道皇帝为什么要张叔夜出来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