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8章 方国崛起

首页
难民们顺利融入了北地的生活。

     经过许久磨炼,边疆的骑兵渐渐成型。

     这次整顿兵力耗费了不少时间,不仅是骑兵的事,在搞发展的同时,还得不断扩充方军队伍的步兵。

     好在有了足够的兵用,稳定北地也只是时间问题。

    最难嚼的一块儿骨头已经处理掉了,边疆的隐患彻底平息,不用再忧心自家收拾屋子的时候,有人会走进来,从背后突然捅上一冷刀。

     统一北地的计划正式落实,从北向南一路收复,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只要出军,到各个县中走个过场就差不多了。

     至此,北地彻底统一,也终于有了正式的称呼——方州。

     这还是参考方仙儿的故土神州起的名字。

     盛珺挺喜欢这个名称,这让她想到了诺亚方舟,带着拯救与希望的色彩。

     而北地如今也隐隐成为了所有百姓的救赎。

     方州百废待兴。

     铁柱依然待在边疆,秋娘大牛她们这些能顶事的主事也无法再继续留驻兴和了,都被分到各个县里去搞发展。

     之前大家都是亲眼看着兴和是如何繁荣起来的,如今对于建设城市也有许多实用的经验。

     再加上有盛珺提供的各样图书资料,外加售货机助力,有问题就查资料,查不到了还可以求助沟通。

     通过售货机沟通起来还是很方便的,有重大疑虑还可以开线上会议。

     不过,这样的方式过于依赖盛珺,大家伙也在想办法改进通讯方式。

     最好最快捷的自然是和电有关的一系列传讯工具,但眼下发展也得一点点来,短期内也只能考虑一些实际的运输方式。

     比如说,尝试铺设轨道通火车,研制小汽车等等。

     这些自然也是大而艰辛的工程,不过近期都已经开始立项了,只等待后面逐个完善出来。

     在接收了几拨遣返的难民后,各处又多了不少人手用。

     而且还有意外之喜,部分难民竟然带来了十足宝贵的消息。

     据一个名叫张桂的难民所言。

     之前倭国已经与南边开通了贸易线,运输过来的货品,其中竟有不少火器所需的原材料。

     据说倭国那边对火器的研究已经有所小成,南边应该也得到了这类消息,后面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打听这火器的制法,然后大量进货原料,尝试研制火器。

     这对她们来说是个很不利的消息。

     倘若让南边做出了大批量的火器,到时她们就算武备精良,打起来后,伤亡损失也会比预想的要多。

     可能对于皇帝来说,能打胜仗就是最重要的。

     但对于她们来说,人才是最珍贵的存在。

     倘若他们能以武力碾压对方,就能控制住局势,不让战火伤害到无辜的百姓。

     可若是对方也有火器,肯定不会轻易服输,打起仗来就也免不了伤亡。

     不仅是想百姓,他们方军的命也都十足珍贵。

     发展到现在,每一个方军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学了各样的本事,心怀百姓,身负大爱,衷心保护家园的高质量人才,折损一个都是无法言说的损失。

     除了打仗,这些消息,说不定还是倭寇要开始兴风作浪的预兆。

     虽说没人盼着皇帝好,但那毕竟都算她们自己家里的事。

     压根没人想过让倭寇掺和进来,去削弱或助涨皇帝的实力。

     总之,在得到这些消息后,所有人就都有了紧迫感,必须要快些组建起像样的水师,将南边平稳地拿下来才行。

     事实上,她们的海军成员已经选好了,队伍也初具雏形。

     只是暂时都是没乘船出过海的旱鸭子,顶多就是水性比较好。

     如今万事俱备,也只差好的战船。

     说来也巧,铁柱他们最近已经摆平了獠州那边的情况后,找到了一个获取战船的机会。

     獠州有许多少数民族住民,还有一些幸存的流放之囚。

     这里暂时没有战乱与纠纷,铁柱他们便直接带着物资和技术去与这里的原住民友好建交。

     物资不必多说,自然是方仙儿出品的那些食物与日用品。

     而所谓技术,则是在黑土地上种稻米的法子等等。

     獠州虽冷,每年春夏却很适合种植。

    铁柱他们从别处找来了耐寒的稻种,指导着这里的人们在獠河沿岸播种水稻,只要按照种植方法精心侍弄,到时这里就会长出最可口的米粮。

     除了吃饱穿暖,还有就是御寒的问题。

     在这里,冬日冷得惊人,人们习惯穴居生活,在底下打洞来躲避酷寒。

     穴居是为了生存,没有多少舒适度可言,光线与通风也不怎么好。

    铁柱他们便将建造房屋与盘炕的技术也传授过来,让大家能多一些选择。

     另外就是,若要外出的话,寻常的棉袄就不顶用了,所以这里的原住民们都是靠动物皮毛来御寒。

     于是铁柱他们带来了加厚版的羽绒服,在严寒中也很抗冻。

     按说这里还很适合开发皮草相关的制造业,但考虑到环保与爱等因素,大家没有一点养殖动物取皮草的意思,打算等日后有了做合成材料的条件后,再尝试制作人工皮草。

     总而言之,在獠州这边风风火火的动向似乎是彻底引起了莫却的注意。

     莫却之前被打退回老巢,慢慢修养好了,之后就一直像是酝酿着要做些什么大事一样,暗地里小动作不少。

     本来大伙都防备着,怕对方动手动脚。

     谁成想,就在獠州进入发展阶段的时候,莫却忽然主动找上门来了,扭捏地朝铁柱等人发出了一条想合作的邀请。

     莫却那边很有意思,居然有不少人都偷偷学会了他们的语言,甚至对方的首领还亲自过来找了铁柱两趟以表重视。

     这下铁柱他们也知道了,莫却之前私底下到底在搞什么小动作,原来是忙着全员学外语呢。

     亏他们还紧张地防范了那么久,以为对方是要作个大死。

     没想到最后只是误会一场啊…… 虽然幽默,倒是挺有诚意的。

     而且莫却提出的具体合作也很称心。

     据他们所言,近期倭国动作颇多,因为物资匮乏,就跑到了距离相近的月丽国动手动脚。

     若是让他们通过剥削月丽国再次壮大起来,后面肯定就要对别处下手了。

     月丽苦不堪言。

     它虽与獠州接壤,但獠州向来苦寒人稀,往来并不密切,便只能转头找莫却求助。

     莫却倒是挺乐意帮忙的,但对自身实力却没多少把握。

     更别说要帮月丽的话,就得经过獠州的地界,万一引起什么误会就不好了。

     作为一个慕强又好战的小国,之前回纥打仗时,方军表现出的强横战力倒是意外打服了莫却的心。

     而且,因为离得近,莫却也能直观看到边疆地区因为铁柱他们带来的巨大改变。

     吃的用的样样上乘,就连养的马都更油光水滑一点,回纥人怎么过这么好啊! 对此,他们十分眼馋,但又自知打不过,便有了想要低头示好的想法。

     可之前两边因为打仗的关系又闹得很僵硬,一时也找不到交好的契机。

     好在莫却有个聪明的鬼才提出了一个鬼点子,呼吁大家一起学习外语,到时候无论是交流还是什么,都能显出诚意。

     学习这事可是苦了平时舞刀弄枪的莫却人,苦哈哈的努力一番,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次,莫却终于找到了机会,便想借机卖个好,和方州联络一下感情。

     于是就找上门来,提出了一起去月丽对付倭国的这场“约会”。

     也算是莫却幸运。

     枣儿她们本也打算去月丽那边想办法换些战船回来,升级并组建水师。

     这会儿时机和理由都合适,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正好可以答应下来,等帮月丽国赶走倭寇,提出交换战船就也成了轻而易举的事。

     而且月丽这场战争规模不算大,正好可以借此探探倭国火器的虚实。

     虽然与莫却有过摩擦,但眼下的阶段,她们在忙着搞发展,也很需要稳定的周边关系。

     强大的战力与帮助也能帮己方树立威望,为日后的大国崛起打基础。

     计划总是想得很长远,但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掉月丽的事。

     边疆的骑兵离得最近,过去支援比较方便。

     且月丽国并不是倭国那样几乎与世隔绝的海岛,只将国内的倭人赶出去的话,铁骑出击就够用了。

     考虑到可能有火器出现,这次方军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几乎武装到了战马,武器也打算带射程最远速度最快的那批。

     既然已经与莫却结盟,在出发之前,枣儿她们便毫不吝啬地拨了一批不错的装备给对方。

     当然,只是防具与冷兵器,而且是方军之前淘汰下来的最初版。

     但哪怕是淘汰品,拿到新装备的莫却军也是激动不已。

     “天哪!这简直就是从天上赐下来的神兵,这样的结实,还拥有这样美丽的色彩,正如太阳一般,而太阳就是方州的形状!” 吃人嘴软,莫却这边不要钱的好话也是拼了命的说。

     他们本就想着与方州交好说不定可以蹭些甜头,没想到刚迈出一步就得到了这么精良的装备,这下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在如此团结温馨的氛围下,边疆浩荡的铁骑很快便踏入月丽。

     要说月丽本身的物产资源也不算丰富,但却拥有不少好工匠,造船业也十分发达。

     此次倭国来袭,也是盯上了月丽这边的工匠与船只。

    已经尝到海运甜头的他们打算进一步扩大海船规模,去做更多的货物交易,造船成本高,月丽有现成的干嘛不要? 无助的月丽当时向莫却求助完,本来也没想着莫却过来帮忙能有多伤心。

     可就在某天,他们水深火热地惨烈抗争时,忽然看到了阳光下闪着耀眼银光的一大片铁甲朝他们飞奔而来。

     其场面震撼,土地都在为之震颤。

     倭国知道月丽的情况,也想到了他们会找莫却求助,所以对付骑兵的手段也带了不少,甚至还装备了一些精良的火器。

     只是万万没能想到,与莫却一起来的竟然还有这么一支从未听说过的可怕军队! 人长什么样都还没看看清楚,火器还没燃起来呢,对面的无名武器就已经射到了己方的头上! 倭国领头的武将还未正式踏入战场,便当场倒地而亡,除了眉心一点红以外,甚至没人看清楚他是怎么死的! 这还不算完。

     等到场上没有月丽的百姓了,对面很快又搬出了几个大家伙。

     只听一声轰鸣之后,自己这边的军队就像受到了天罚一样,开始胳膊腿乱飞,甚至还飞舞着许多不完整的脑袋。

     这谁看了不害怕啊! 所以这群人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简直跟鬼一样! “嘶,大哥,咱们之前是不是太紧张了点。

    倭国的火器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威胁力啊……” 望着战场的情况,翠翠忍不住挠了挠脸。

     她这次是方军某小队的领队,和大牛一块儿过来月丽的。

     作为从小跟着哥哥学武的人,她比同胞弟弟大毛更具天赋。

    最早时记八段锦的动作就极快,后面学习武功招式自然也是飞速,招式灵活,纯粹的身体对抗时,只论速度与巧劲,连大牛都难以招架。

     后来的弩术和枪术也是精准无比。

     翠翠从小是听方仙儿讲的故事长大的,最崇拜的便是故事里文武双全的传奇将军。

    她一直梦想成为那样的存在,于是练武十分刻苦,文化课也不敢懈怠。

     她们一家人个头都高壮,翠翠自然也不例外。

    尤其是今年又猛猛窜了一节,才十岁出头还不到十五岁的年龄,她就只比大牛低了半头。

     前几年,翠翠在加入女军后,凭借自身过人的硬实力,升职便如飞箭一般快,现已成为了全方军最年轻的小领队。

     大牛一家三个孩子,两个都志在沙场,只有大毛去做了文职工作,在别处发光发热。

     因此,大牛和翠翠也更加亲近些。

     此刻,听她这么说,大牛也深以为然。

     不过,仍是不能放松警惕。

     “话虽如此,这次我们也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等这场战争结束,我们的消息就会随着倭国的贸易线传到皇帝耳朵里去。

    在我们升级战船期间,他们肯定不会攻过来,但绝对会加强警备,更拼命地去钻研火器……”大牛说道。

     翠翠点点头:“放心吧大哥,我绝不会轻敌的!” 说话的语气听着软,但追击倭人的动作却没手软,这也是难得遇到一场像模像样又不用顾忌情谊的战争,方军拿出了最正经的态度对战。

     只可惜倭人没能感受到他们的认真,只觉得这是一伙吃人的妖鬼在折磨凡人。

     上了岸的倭人几乎都折在了对方的神兵之下。

     只剩下少数幸运儿逃上了战船,屁滚尿流地夹着尾巴划水跑了。

     赶跑了入侵者,月丽的百姓们都围过来,捧着家里仅有的食物和东西向方军道谢。

     他们已经知道了这次来的不止是莫却,最大的主力还是这支名为“方军”的神军。

     按说肯来帮忙驱敌,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可强大温柔的方军,在战斗期间仍是不忘保护月丽的百姓,大家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许多本该丧生的人因此获救,已然将方军们认作自己的救世主。

     不少人流着泪扑过来行着月丽最虔诚的礼,口中叽里呱啦说着月丽语道谢。

     在图书馆开设之后,方军这边自然也有人学了月丽语,此时就正好派上了用场,很快就用不算流畅但语法准确的口语与对方交谈起来,并高声安慰着在场所有人。

     听到方军竟然还会说他们的语言,月丽人更是感动不已,言谈间更是亲近许多。

     后面在方军提出要一起帮忙做战后恢复工作,并看护病号后,那种感动与感激之情简直都快溢出了一地。

     压缩饼干等食物很快分享给饿肚子的人,就连莫却也跟着一饱了口福。

     两方的交情日益加深。

     顺理成章之下,翠翠她们就提出了用交换部分战船的事,顺便再借用一下工匠来指点改进技术。

     她们自己虽说有资料和理论技术,但毕竟从未接触过造船业,没有任何经验,这时很需要一些专业人士的指点。

    工匠们过来还能给她们自己的技术人员传授一些技艺。

     同样是想要战船和工匠,倭人们简直就像是负面教材,而方军这边的做法则是非常优秀的正面实例。

     没错,这才是有诚意的交易方式啊!用武力明抢算是怎么个事? 不过月丽还是十分果断地拒绝了交换的请求,因为他们打算直接赠送一批战船给方军,作为此次支援的报答。

     不仅送了船,还在船舱里塞了许多特产红参,不少有名的工匠也自告奋勇争抢着要来方州帮忙监工。

     当然,方军这边也没打算贪对方的便宜,只说帮忙赶跑倭人是帮衬邻居的责任感,仍是送了许多日用品和食物礼尚往来,举手投足间可以说是尽显大国风范。

     一艘艘战船很快载着工匠到了一处新修好的码头。

     这处码头位于方州沿海的傛姜县。

     作为一个码头城市,傛姜得到了许多重视,如今发展也算是有模有样。

     月丽的工匠得到了傛姜人民的热情款待,好吃好喝好住了几天,可以说是大开眼界。

     很快就要开始着手升级战船的正事。

     工匠本以为是请他们来改造原有的旧船,没想到方军们的要求是改造他们带来的这批最先进的战船。

     方军这边虽说还没时间研制出战船实物,但早已收集好无数资料,初步改造的详细方案也拟定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