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孔雀来(2)

首页
上国,前日下臣听长安来使说,薛娘子的诗名,连都中都传遍了。

    ” 薛涛睁大眼:“真的吗?”得意的脸都红了。

     还是韦皋摆摆手说:“这就夸张了。

    ” 薛涛不高兴:“怎么夸张了?节度使不也说我是‘画风手’吗?说司空郎中也写不了那么好。

    ” “不是写不了那么好,而是人生经历不同,风格不同罢了。

    ”薛涛噘嘴,韦皋想想笑了,“好吧。

    司空曙的诗也有可厌处,你的诗也有可喜之处。

    ”薛涛这才笑了。

     倏忽新年将近,成都十万人家,都忙着过年。

    乐营预备歌舞百戏,乐伎俳优们个个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

    薛涛也忙,忙着陪韦皋赴各种宴席。

     新年到时,从元日直到十五,整个节度府宴席如流水,丝竹震耳,钟鼓喧天。

    牙城外神雀门内,也绵延八里列为戏场,供人观看。

    南诏等各国使节来拜,都被留下款待。

    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欢饮过节。

     还没到十五日上元灯节,薛涛就被各种酒宴歌席弄得烦了。

    这天刚好下着点冻雨,薛涛就推说宿酒未消,不肯上节度府去。

     她可以不去,凤鸣灼灼等却担着歌舞陪酒的责任,必须侍奉在前头。

    玉梨院里静悄悄的,她抱着手炉暖了暖手,便展开冯版《兰亭序》慢慢临写起来。

     新的一年,她就快十八岁了,每天都很热闹,很快活,身边总是簇满了人,偶尔清净下来,竟有些不习惯。

     刚不习惯了一刻钟,琪奴便亲自来请。

    薛涛忙掩卷扶住头呻吟说:“昨儿骠骑将军府里,全是剑南烧春,我喝多了,好头疼。

    ” 琪奴垂目微笑说:“南诏使节送了节度使一只大孔雀,娘子不去看看么?” 薛涛一听忙站起来:“孔雀?真的孔雀?书上写的那种祥瑞之鸟?” 琪奴微笑:“是。

    ” 薛涛拔脚便走,琪奴使眼色叫小婢女替她拿上披风、手炉、小香炉,随后跟上。

     贞元十五年的春天,节度府除了薛涛之外,又新添了个稀奇景致:一只华丽的孔雀。

     它性格简傲,玉蜀黍淘净放在银碗里,有一颗沙粒它就不吃;假如不是清泉,它都不饮。

    巨大的鸟笼涂着金漆,府中光伺候它,就派了六个奴子。

     它不仅仅是孔雀,还是祥瑞,是南诏国向大唐、向西川臣服的象征。

    上一次南诏进献孔雀已是几十年前之事了,是送给大唐天子。

    这只孔雀将被精心照料,长长久久、漂漂亮亮地活下去。

     渐渐的,节度府中的人将它与薛涛连在了一起:一样的受宠,一样的美丽。

    他们将这只孔雀叫“南诏孔雀”,将薛涛叫“韦令孔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