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Flower.暗夜

首页
当一个人爱上了某个星星上的一朵花。

    她会发现,整个夜晚都像花园般为她绽放。

    人只要爱着,就不会感到疼痛的,所以你看,你从未带给我伤害,是你让我感受到浩瀚星空。

     [楔子·七春] 她的妈妈,一生结过三次婚。

     第一次,是和她的爸爸,生下她。

     第二次,是她六岁那年,一次大吵后爸爸提着包离开了家,不久后妈妈再嫁。

     第三次,她十岁,已经大致懂事,能够看似平静的接受又一次离合聚散。

     只是那一年,妈妈对她说,以后你跟我姓吧,改姓孟,孟七春。

    以后妈大概还要换男人,你就当他们都是猫狗,乐了逗逗,不必在意。

    这一生,你只是妈一个人的女儿,不认其他。

     她笑嘻嘻的答应。

     那时就隐隐感到,妈妈会一语成谶。

     果然一年后妈妈再次离婚,从此以后再不结婚,家里却不曾少过男人。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叫七春,妈妈也没有解释过。

    她和朋友开玩笑的时候就会说,大概是我妈发了七次春后怀上了我。

     从小到大,每个同学都喜欢她,因为她豪爽开朗像冬天里的一把火,一不小心就会燃烧整个沙漠,何况是小小学校。

     她妈妈在她家住的那条街上活得那么风生水起,火树银花,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

     不畏人言,无视规则,热情正直,善良凶猛。

     女人怕,男人爱。

     她并不以妈妈为耻,反而觉得妈妈是自己的骄傲,然而在偶尔母女独处的时候,她渐渐看得懂妈妈的寂寞。

     妈妈的一生,有着许多问题没有寻找到答案。

     这也无形中影响了她的一些观念,比如爱情。

     最初和程安之成为朋友,只是一种习惯。

     习惯性的呵护和感染每一个视线内的人,希望成为他们的中心。

     那个转学生,看上去像一颗有点呆的蘑菇,对人说话时总是小心的赔上微笑,如果不被领情就会沮丧的退到一旁。

     后来她大方的走上前,伸出手来,不出意外的收获到程安之单纯热烈羞涩惊喜的目光。

     被孟七春罩过的人,都不会太孤独,很快大家就接受了那颗蘑菇,她愉快的成为集体的一员。

     原本以为程安之只会是她许多朋友中最普通的一个,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渐渐成为了她最好的朋友。

     当程安之和她分享自己最大的秘密,对那个叫封信的男生的暗恋时,她的心里,是条件反射般冷笑了一声的。

     然后又飞快的自我厌弃。

     正是鲜花开遍的年纪,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太多的幻想,因为妈妈的经历,却抗拒自己去傻傻相信。

     这样矛盾的阴郁的自己,在最好的朋友面前也不敢表现,看着朋友的沉沦,像在看一场小小的戏。

     封信离校的时候,她曾以为,一切都结束了。

     就像妈妈有过的爱情,和每一场青春电影。

    很多人喜欢追梦这个词,那是因为真正去追的人太少,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前方是梦境,就会望而却步。

     没有人喜欢做傻子。

     但是她有些震惊的发现程安之变了。

     直到香港那所大学的录取通知到来,她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程安之,她真的在追梦。

     后来的很多年里,她在各地流浪,走走停停。

     她一直和程安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一次在雪山上摔掉了手机失去了所有的电话号码,但她竟然还能背得出安之的那个号码。

     那个姑娘柔柔细细的声音,有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她说不出那是什么,但像极她儿时爸爸未离去前的家。

     况且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结,就是要看那个没有男主角出席的故事最后会如何落幕。

     多少次在深夜里自问,想起那个一直追在自己身后的男孩时,他渐渐长成男人的模样,坚定的目光却一如既往——她都会想到安之。

     仿佛是冥冥里需要一种证明,证明这世上,存在着一种比恐龙还珍稀的东西,叫至死不渝。

     她内心里有两个小人,深藏不露,一个冷眼,一个哭泣,都想要一个答案。

     这大概是一件可笑的事情,把自己的命运,自己将去的方向,寄于别人的坚持之上。

     其实一直以来,真正软弱的,对爱情恐惧的,正是她自己。

     13、原来他已经结婚了! 我手上负责的那款韩国教育产品改编,总部寄予了较高的期望,我回来不久,一方面自己需要扎根,另一方面不能给原来的上司抹黑,是她一力举荐和担保了我,所以回来后一直忙得昏天黑地,连陪若素和妈妈的时间都少。

     我们公司旗下有一个叫“青果树”的早教品牌,负责给学前儿童进行一些国际化理念的早期潜能开发和培养,在本市有分支。

     为了在产品开发阶段就对受众进行有效沟通和测试,我通过总部和本地机构负责人琴姐取得了联系,以任课老师的身份,每周在那里兼职一堂早教课。

     现在的妈妈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崇尚西式教育理念。

    听说我原来在总部就有过相关的实习经历,琴姐立刻头脑灵活的打出“香港总部教育专家莅临”的旗号,我那节课报名的人数瞬间爆满。

     我虽然对琴姐的这种注水宣传不以为然,但也只好尽力准备。

     若素婚礼的第二天,正是周日,也是我在“青果树”的第一堂课。

     我这节课人数上限是十个孩子,我是主课老师,还有三个助教老师,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

     因为提倡混龄教育,所以十个孩子的年龄不一,大大小小的孩子在老师们的统一看护下,可以自由选择各种玩具,进行他们感兴趣的工作。

     我负责开发的那一系列早教绘本就放在书架中间,有孩子主动表现出兴趣,挑了过来要我读。

     当我开始读故事书的时候,孩子们渐渐放下手里的玩具聚到我身边来。

     我一边读一边观察,发现只有三个孩子没有围过来,其中有一个穿着红色公主裙的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看上去应该是今天来的孩子中年纪最大的,大概在四五岁间。

     从上课开始,她就一个人跑到窗边的玩具架那里,背对着老师做什么。

     我们之前设置了不少环节,引导孩子们自由加入我们的游戏,总有一些部分会吸引不同孩子的注意,只有她一直无动于衷。

     年纪最小的菲菲老师走了过去。

     蹲在她身边轻声和她交谈。

     不知怎么回事,小女孩突然间哭了起来,哭声越来越大,我看到菲菲老师面露不悦。

     我把手中的绘本交给另一个助教莎莎,要她继续给大家读故事,自己走了过去。

     “怎么了?”我蹲下来轻轻抚摸小女孩的头发,放柔声音安慰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