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首页
一群人一起清了一条防火线出来,烧出了一大块片。

     这些人就在这里支起帐篷,未来几天都住在这里,给江团盖石屋。

     十来个人分工明确,一小部分留下来挖地基,剩下的大部分去找石头运石头,显然对建房子这种事很是熟练。

     江团帮不上忙,站着看了一会就回去准备收拾晚上要吃的牛肉。

     作为主人,他当然得用美食好好犒劳这些村民。

     牛肉火锅的汤底自然是要用骨汤来做。

     牛骨清水,经过长时间的熬煮出来的骨汤会鲜美异常,是火锅汤底鲜美与否的必备条件。

     骨汤需要熬很长时间,趁着这个时间,江团开始给牛肉换了水,开始炼牛油。

     今天吃的火锅没有辣椒,就只能做清汤的,牛油就不用往火锅汤底里面放,而是炼出来存着,等以后炒菜烧烤的时候用。

     任何动物的油都是来自动物身上的肥肉。

     把肥肉切成小块,放到锅里小火加热,肥肉里面的油脂就会被慢慢逼出来,而原本油腻的肥肉就会慢慢缩小,最后被炸成一颗颗小小的金黄色肉渣。

     炼好的牛油和肉渣可以用来做一道美味,只需要在刚出锅的大米上放点牛油和肉渣,在淋点酱油,很简单的做法,就可以做出一碗味道温润嫩滑,十分美味的牛油拌饭。

     说起大米,他至今还有没找到大米小麦这两样主食。

     他的藏宝图也只用了一次,找到的苹果树他也没时间去看。

     眼看着吃饭的嘴越来越多,他要抓紧时间去找新的食材了。

     而且,肉虽然好吃,但蔬菜清爽脆嫩的口感同样惹人垂涎,他得营养均衡,才能把自己健康地养胖啊。

     江团收回思绪,把炼好的牛油和肉渣都装进罐子里,然后开始处理一会要烫的食材。

     牛肉再次换水,继续泡着去除血水,然后开始处理牛下水,这在火锅中也是十分受欢迎的存在。

     最常见的就是牛肚,也就是牛的胃。

     牛是反刍动物,有四个胃,每个胃的结构不同长相不同,吃的时候口感也不一样。

     吃火锅的时候,最常点的就是牛的瘤胃和瓣胃,也就是毛肚和牛百叶。

     还有黄喉,是牛的大血管。

     江团把这些部位都挑出来,仔仔细细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切成片,为了节省盘子,就全都装进一个盘子里摆好。

     等牛肉血水泡地差不多了,江团就开始切牛肉了。

     牛身上的肉部位不同,油脂和筋的分布也不同,涮的时候用的时间也不一样,吃的时候口感区别也很大。

     江团可以把各种牛下水堆一个盘子里,但却不愿意把所有牛肉全堆一块,不同部位的肉必须分开放在不同的盘子里。

     他的刀工自然不用说,切肉的时候,动作行云流水,几乎是片刻,一块牛肉就被他切成薄片,整整齐齐地码在了盘子里。

     肥牛、吊龙、匙柄、胸口油......一盘盘牛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