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3章 废太子完

首页
这是小虎特地让人送过来给她的年礼,让她拿去做副头面。

     小虎那孩子可真是孝顺,有恩报恩,应该还记得自己在他小时候护佑过他的情谊,是以这些年来,逢年过节时送给她的东西也不少。

     “皇上想为小虎选妻?”皇后轻飘飘地来上一句,“您问过贤王的意思了吗?” 皇后心里嗤笑,这不是多管闲事吗? 皇帝的孙子孙女可不少,那么多的孙子孙女就在京城里,在眼皮子底下,这些你不管,居然管到远在天边的小虎的亲事,这是多怕那对父子脱离大梁,自立于海外再也不回来啊? 皇帝顿时不说话了。

     他要是敢给小虎赐婚,给他塞个连面都没见过的媳妇,只怕贤王就敢和他断绝关系,这辈子再也不回来了。

     皇帝深恨世家豪门对皇权的禁锢,是以漠视佃农出海求生,仔细算算,离开大梁的百姓二十到五十万是有的,或许不止这个数。

     这几年大梁天灾人锅不断,不是水灾就是旱灾,要么是地龙翻身,冬天也越来越冷,每年都要冻死不少人。

     听说海外那些岛屿之地冬天绿树常在、鲜花簇锦,夏季虽热,但冬天时绝对暖和,不少百姓都冲着冬天不死人跑了。

     皇帝可不管那些世家豪门要求禁止百姓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奏折,他们没人种田关他这个皇帝屁事,毕竟世家豪门拥有的地大部分都是不纳粮的,少部分纳粮也才二十纳一,和百姓的十中纳二相比,真是少得可怜。

     他这个皇帝可没花他们的银子,也没吃他们的粮食,他甚至没要求天下万民供养皇家。

     现在他有木爱卿,木爱卿通过海路和陆路,赚的钱够他享乐了。

     可大梁的百姓还是那么穷。

     除了天灾,更多是人祸,是那些剥夺农民土地、逼迫他们佃田佃地的世家豪门的错! 皇帝越来越老了,他不想再和那些占据大量土地的豪门世家大地主作对,他只想享受人生中的最后二二十年。

     贤王偷摸将没田没地的百姓运送到海外这事他难道不知道吗? 皇帝当然知道,甚至还让人帮忙打掩护呢! 历史证明,每到皇朝末年,没田没地的百姓被逼迫到极点后,就会起义推翻皇朝。

     对皇帝而言,会燃起革命、推翻皇朝的百姓少了是好事,对他的统治是好事,反正他又不靠剥削佃农收税,玻璃的独家生意已经足够皇帝舒舒服服地活个上百年了。

     皇帝离开凤翔宫后,又来到乾坤宫。

     他派去保护贤王父子俩的暗卫告诉他,贤王已经打下七个岛,并发现一个大陆,这些加起来,土地的面积已经有五六个大梁的州那么大,人口亦达到一百多万人,或许还不止,因为还有源源不断的土人加入其中。

     贤王现在自称岛主,并未有建国之意,但他身边的人一再建议他建国,欲当开国之臣。

     不过贤王仍是再二拒绝,说他身为大梁的贤王,不能叛国。

     皇帝站在牌匾下,挣扎良久,直到夜深时方才回到御书房,写下一封信。

     有消息灵通的皇子听闻这事,不禁一阵骚动。

     他们父皇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想更改继承人?应该没有吧,毕竟他都没换牌匾里的圣旨。

     直到皇帝宣布要去西南巡游时,皇子们总算平静下来,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骚动,这次监国的该是谁呢? 早朝时,二皇子默不作声地向前迈了一步。

     他现在已经算是有“嫡子”了,嫡子带来的好处非常多,不少追随他的官员都感觉到放心。

     可惜的是,这次皇帝没选他监国,而是选了九皇子。

     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二皇子惊骇地发现,他们身后又有一批年轻的皇子成年,这些比他更年轻的兄弟们也加入了夺嫡,成为他的对手。

     二皇子心里是抱怨,父皇的儿子加起来都有二十多个,他为何这么能生呢?! 得益于水泥的方子拍卖给商人,现在大梁境内的主要干道都建起水泥路,皇帝因为出行方便,这些年接连两次下江南,还去了一趟西北,现在去的是西南。

     皇帝听说西南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家家养花户户爱喝茶,对此颇感兴趣。

     这几年,大梁的冬天越来越冷,皇帝年纪大了,十分畏冷,几乎都是在暖和的地方过冬的。

     至于西北,他是春天的时候去的,西北的春天也有美景,而且不像冬天那么冷。

     这次皇帝出行,后宫的妃子也跟着去了一批人。

     现在的路况变好了,马车也改良过,出行比以前舒服多了,她们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倒是皇后年纪大了,就在宫里守着。

     皇帝对皇后十分信任,担心出什么意外,私下给了她兵符。

    相比起那些恨不得他早死的儿子,他更信任无子无娘家的皇后。

     ** 江河带着大船回到第一岛后,就开始培育玉米和土豆。

     现在是小冰河时期,不止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