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首页
了,祖父是不会管他,但他硬拉着祁襄去这事,肯定要好好说道一番。

     贤珵妥协,对车夫道:“原路走,回四合院。

    ” 热水要现烧,潘管家盛了两碗今天早上做的红豆甜汤送进屋,自己退了出来。

     “你说的办法是什么?”贤珵迫不及待地问。

     祁襄喝着温凉爽口的甜汤,悠然道:“如果不是知道你跟那些姑娘们关系近,我都觉得你是故意用这个算计我。

    ” “嗨,哥哥我是这样的人吗?”他是真没这样想过,只是觉得带祁襄见识一下也没什么不好,反正现在已经没有人能拘束着祁襄了。

     祁襄根本不接他的话。

    他这个年纪,去那种地方还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他对那些姑娘提不起兴趣,也无心欣赏,去了也不过是浪费时间。

     “行吧,以后不这样了。

    但你得相信,我没有算计你的意思。

    ”贤珵说。

     祁襄微笑道:“我知道,开玩笑而已。

    ” 贤珵觉得自己清白了,也放心地继续道:“那你说说吧,怎么办?” 祁襄一边喝着汤一边道:“这事说难是难,说简单也简单。

    四皇子给皇上的主意一方面要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给皇上带来困扰,这样皇上才会觉得四皇子才学有限,行事有度,没有急功近利地要趁这个机会越过三皇子。

    ” 贤珵点头,也不插话。

     “征兵这事让百姓主动参与,比朝廷强行征用来得更得民心。

    书生看文章、古籍,感文中情怀,或伤怀家国天下,或为不公义愤填膺。

    百姓大多不识字,让他们去读书感受家国情怀不现实,但他们也有情绪被带动的时候,比如听戏、听书。

    听戏明显是更得百姓喜爱的方式,扎个大戏台,几个村的人都会赶来听一场,甚至不需要花钱。

    百姓们积极参与,也容易因戏感同身受,与书生看文章是一个道理。

    所以尽可能多安排些戏班子演出跟战事有关的戏,带起百姓们的心气,到时候再征兵,那些有抱负的青年就更愿意参与,朝廷也就不必硬征了。

    ” 贤珵一拍掌,“这个方法好!” 祁襄一笑,“有聪明法子,就得有个蠢提议。

    可以提议每户有兵的人家,适当减免税收,这样百姓会更乐意参军,对家中来说负担也会减轻不少。

    这听起来是应该的,但皇上未必愿意,减税最后减的就是国库,即便国库充盈,上位者也希望多存金银,以留享乐。

    皇上不愿意,就会觉得四皇子不甚精明,不懂讨好,对他才会更放心。

    ” “妙啊!”贤珵高兴极了,几口把甜汤喝完,说:“我这就去同四皇子说。

    闻景,你回来真是太好了!” 祁襄也不留他,让潘管家送贤珵出门。

     这个法子是他早就想好的,没在贤府跟太傅提,也没主动跟贤珵说,就是等贤珵来问他,这才显得不像是他算计好的。

    这次征兵跟他关系不大,但他想借事为自己办事。

    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会有意外收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