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如何得知?
说来也巧,几月前太子生辰,合欢公子舍命告发,皇帝被太子所做所为伤了心,虽仍未决定要如何处置太子,已在朝上公开下令王公贵族们约束子弟,不可纵容他们鱼肉百姓。
穆承沛所犯之错不大,放以前罚些银钱也便完了,可是眼下正撞到了枪口上,当日穆承沛、赵大与如铁闹起来,曾围了不少人,其中就有一位名叫杨治的便装御史,这位杨大人刚正不阿,认为此事很具代表性,回家后便一五一十写进折子里,趁着早朝将诚王府狠狠挤兑了一通。
皇帝一看,圣旨才下没多久,穆承沛所作所为可不就与公然抗旨差不多,当即令刑部秉公处理,刑部本已在睿王的督促下查得清清楚楚,皇上有令更不敢怠慢了,赵大既交代有穆承沛的份,刑部也特意取了证。
原来诚王虽宠穆承沛,也知这个儿子经常中二病发作惹是生非,少不得管教一二。
穆承沛几月前曾为了青楼女子一掷千金,也被御史参了,不过到底是诚王家事,皇上也未多说什么。
诚王甚觉丢人,回家抽了儿子一顿,除了一点月银,其他一概不许。
穆承沛手头紧巴巴的,不能去寻欢作乐了,赵大便自告奋勇,想着要给主子分忧,两人商量出了碰瓷这个法子。
赵大每回讹的银钱,大部分都上交给了穆承沛,有个账本子记着一清二楚,被刑部搜找出来做了物证,也便是说,诚王府七公子的罪名是坐实了的。
其实穆承沛本没想着要惹官宦,省得麻烦上身,谁知阴差阳错,竟讹到了睿王府公子头上。
这次赵大被睿王拿住送去刑部,穆承沛也没多着急,以为关个几日便放出来了,结果诚王上朝回来便把他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通,紧接着刑部也来了人,若非看在诚王面子,说不定直接就要把他给带回去了。
穆承沛才知这次惹祸连皇上都知道了,不但手眼通天的父王没辙,搞不好他就得被推出去明正典刑。
欺诈罪听说要在耳后刺个骗字,穆承沛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且按大楚律,有案底者不得入朝,被刺了字难堪事小,一辈子做不了官就真的亏大发了。
诚王心疼这个儿子,也丢不起这个人,找心腹商量了一下,觉得上门道歉是唯一的出路,心高气傲的穆承沛也难得没反对。
只是到了睿王府,穆承渊以礼相待,自称对他没有半分不满,可是每次一提起去刑部求情,便打太极轻飘飘绕了开去,后来竟让他亲自去向当日的男宠讨饶,穆承沛憋了满肚子气,可又不敢发泄出来。
他的父王——诚王穆子越却道:“此事既是承沛不对,道歉也是应当。
还请睿王贤侄帮个忙,把那位公子叫出来吧。
”
穆子越何曾这样低三下四求过比自己小一辈子的侄子,心里怄得慌,但做老子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