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
关滢还想装傻,“说什么?”
“还能说什么?你到底怎么回事?那个‘写不出来’,什么意思?”
也许是因为今天受到太多刺激,关滢觉得自己脑子很乱,情绪也比平时脆弱。
她不想再去想傅时川,同时也忽然想把这段时间一直困扰她的另一件事和她的经纪人倾诉一二。
“字面上的意思。
”关滢说,“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我是不是应该转行了。
”
自从大三时在网上发表了《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关滢就走上了全职作者之路,八年来一共创作了七部小说。
除了让她一举成名的处女作,别的作品反响也都不错,如今已是国内有一定名气的女作家。
但最近两年,她的事业逐渐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她的创作状态越来越不顺。
仿佛灵感一夜之间枯竭,她对写作没有想法,甚至没有欲望。
勉强自己去写也变得极度挑剔,对写出来的东西怎么看怎么不满意,写了删删了写,再也无法找到早期创作时那种酣畅淋漓的快乐。
发展到最后,她甚至开始对写作产生抵触厌烦心理,怀疑自己是否丧失了创作的能力……
西西听她说完,语气有些凝重,“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我一开始以为我只是像以前一样短暂的没灵感没状态,调整调整就好了,也是这两个月才逐渐意识到,我的情况恐怕不是普通的没状态那么简单。
”
关滢叹口气。
这其实也是她不想接受采访的另一个原因,电视剧播得红红火火,越发衬得她自己的事业形势严峻、前途莫测。
她实在是没心情。
西西略一沉吟,安慰道:“你先别太紧张,你的情况虽然有些麻烦,但也不是没有先例。
很多作者都遇到过。
就是瓶颈了嘛。
”
“只是瓶颈这么简单吗?”关滢却没有自信,“可我已经开始怀疑,我是不是没办法再继续从事这一行了。
以前不是也有很多作者,到了某个阶段就再也写不出来东西了嘛?”
人和人是不同的,有笔耕不辍、写了一辈子的作家,也有创作周期就那么十来年的作家,而从她的了解来看,后者所占的比例甚至比前者要更大。
她做这一行已经八年了,这让她开始恐惧,难道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走到了职业生涯的末期了吗?
“那你有没有试过做点别的调整一下你的状态?”西西问。
“当然试过了。
我去学了画画,还报了私教健身,哦,我还出去旅游了两趟,西北和云南。
要不是因为疫情我都想出国了!”
这些办法是她每次状态不好时常用的,以往都很管用,这次却失灵了。
无论在过程里她多么愉悦,但当她结束后试图把注意力放回创作中,就发现还是什么都写不出来。
“不不不,我指的不是什么报个兴趣班或者和几个小姐妹出去旅旅游这种不痛不痒的尝试,这些对你来说都太在舒适区了。
我说的是那种更大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