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首页
从开元书坊出来,傅文钰决定到处逛逛。

     他上回到柳州城,是跟母亲以及妹妹一起来的。

    当时三人目标明确,先是去书坊,然后去绣庄,接着是西边的集市,事情办完就回去了。

     所以傅文钰对于柳州城的印象,还停留在原主的记忆中。

     如今他已写完了第一本话本,有大把的空闲时间,于是决定到处逛逛。

    不但可以增进自己对柳州城的理解,顺便还能取取材,看能不能激发一些关于下个话本的灵感。

     柳州城并不大,主要的街道有三条。

     一条是傅文钰刚刚出来的状元街,这是县内的主干道,很多经营了许多年的老字号就开在这条街上。

    比如开元书坊,比如曾经刊登在傅文钰看过的那一期小报上,有‘蒸软羊’、‘羊蹄笋’等招牌菜的富贵酒楼。

     第二条街,则是通往码头的。

     柳州城位于某条大河的中间,上连京城,下接其他州府,商贸还算发达。

    所以在通往码头的这条路上,就有很多铺子。

     至于第三条街,傅文钰远远的就停住了脚步。

     因为这条街里汇聚了三教九流,有的屋子门口挂着红绸和红灯笼,这是青楼的标志。

    而另一些则是赌坊,门口还有赌客和赌坊的打手拉拉扯扯,好像是欠了银子没还。

    这两个地方给钱傅文钰都不会去,所以扫了一眼就掉头了。

     他最后回到状元街,停在了一家茶楼门口。

     茶楼和茶摊不同,这里不单单是喝茶的地方,同时也是听曲、看戏文、甚至是和家人朋友们闲聊的地方,和瓦舍类似。

     傅文钰进门时,说书人正说到精彩的地方。

     “……樵夫重重地摔了出去。

    ” “他知道,自己这回凶多吉少!” “对面那是什么啊?那是山鬼,那是精怪,那是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怪物,说句不好听的,那老怪物吃过的人,没准比他见过的还多。

    ” “那自己如何与他抗衡呐?” “吾命危矣!” 这是三柳先生的那篇《樵夫》? 傅文钰感兴趣地坐了下来。

     《樵夫》这篇话本,他也很喜欢,甚至觉得翻译成大白话的话,不比现代那些大神们写出来的志怪小说差。

    甚至在某些用词,某些描述上还要更强一些。

    唯一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太太太短了,只有不到五万字。

     而这一会儿功夫里,楼下的说书先生已经说到了高潮部分。

     “在那个时候,樵夫真的是心疼肝疼肺也疼啊,几欲晕厥。

    他万分后悔,后悔自己不该不听古人言,选了一个大雾天气进山。

    ” “这下可好,遇上精怪了!” “他悔啊,悔得不行。

    ”说书人摆出了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就在他走投无路,求救无门的时候,突然间他看到了一把斧头!” “原来就有那般的巧,那精怪正好将他甩到了斧头掉落的地方,客官们,你们说巧不巧啊?实在是巧得很!”说书人猛地一拍镇尺,慷慨激昂,“说时迟那时快,樵夫心下一横,捞起斧头就打算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