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首页
关系户云集,所有国营厂子尾大不掉人员冗杂的通病药厂也存在。

     哪怕榕药三厂员工并不多,堪堪不到八百人。

     但榕药三厂名气大,前身是1913年成立的济世大药房。

     曾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提供过医疗支援,建国后也曾为国家重大项目提供过技术服务,在榕城,榕药三厂绝对是最响亮的招牌之一。

     除开技术研发部宁缺毋滥,对学历和专业有硬性要求外,别的部门都存在大量顶岗的门外汉关系户。

     像丛琦这样正儿八经考试进去的,学历高能分到好部门,学历差全被分配到原材料车间和包装车间做最辛苦最底层的活。

     从前丛琦不觉得在包装车间干一辈子有什么。

     老一辈工人很多都这样。

     可当看到一丝丝希望,光亮却又被强行掐灭,这种苦闷简直排山倒海而来,委实难以排解。

     她只要一想到祭出“学历”+“资历”两杆枪,上升渠道就能被卡住,甚至在某一天连包装车间都不再需要她,就很难不感到茫然。

     “丛琦,主任叫你过去骂你了?” 去时兴高采烈,回来仿佛头上顶了一团乌云,整个人焉了吧唧,怎么惹着主任了? “没,就是跟我讲借调的事儿黄了。

    ” 丛琦扁嘴,吸了吸鼻子。

     拼命忍耐,那股委屈劲儿还是没忍住。

     “黄了?换谁了?是有人嫉妒故意挤掉你?” 丛琦摇头:“不是厂里的谁,不说了先工作,组长在瞪咱们了。

    ” 卜英锐扭过头。

     唉呀妈呀,组长的眼刀子正往这边射! 吓得她“咻——”一下缩起脑袋,装作很忙的样子。

     丛琦吸气,呼气…… 好几个回合后心神总算定下来,不再去想已成定局的事。

     可她不想再纠结,车间里其他人却好奇得频频往她这边瞅。

     毕竟黄主任上回来车间提考察团的事,是当着大伙儿面叫丛琦准备的,包括调岗的话也是当着大伙儿的面讲的。

     这样做的原因自然是不想传出流言蜚语。

     家属院的人对丛琦有滤镜,不会觉得她相貌妖娆不正派。

     厂里牵涉利益多,看不惯她的还是有那么几个,平时找不着说闲话的机会,若是丛琦单独进主任办公室,凭她那招人的模样,还不定被传成什么样。

     传话时人家可不管真假。

     也不管被传谣言的本人会被推向何种境地,就图一时爽快。

     黄主任是职场老油条,深谙舆论。

     就算心里觉得丛琦值得培养,也不想给自己惹一身骚。

    至于递了机会她能不能把握住,那不是上位者考虑的范畴。

     也因为平日也没见丛琦和哪位领导走一块,因此当听说丛琦有机会转岗,这才没人往歪了想。

     一个个羡慕坏了。

     若不是形象和外语的确不如丛琦,都想毛遂自荐呢。

     这会儿见丛琦出去一趟,回来一张俏脸成了苦瓜样儿,有人已经猜到这事出了岔子。

     果然,一到午休时间,丛琦身边就围满了工友。

     待听说丛琦因为学历被替换掉,大伙儿唏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