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只是苦,而是太难太难。
放弃一个人,何其之难。
这个男人怕是早就在心底,做了各种衡量和抉择。
叶秋莹脸颊被紫外线晒得通红,她看着前方的沈珩。
这男人似乎由内而外变得越发沉稳,眉眼间隐约多了一丝犀利的锐气,如这苍穹的雄鹰一般。
在这荒芜的无人之境,这个男人是真地在燃烧着自己的生命,热爱着祖国,热爱着自己的事业。
两人在外游走记录大半个月。
回来之后,叶秋莹大肆采购,狠狠大吃大喝了一番。
叶秋莹之前也没有这么夸张,但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怎么也得犒赏自己,不然挣钱拿来干什么?
时光匆匆,犹如白驹过隙。
两个月后,已经是四月份,她已满23岁周岁。
叶秋莹有些惊讶,她和沈珩在一起一年的时间,肚子竟然没有任何的反应?
不过她也没有在意,比起孩子,显然工作更能引起她的兴趣。
合适大型站点正构建中,两人终于能闲下来处理机械问题,除了电力工程,就是倒腾新能源、研发各种新材料。
相比到处跑,这种感兴趣的“轻松的活”,简直不要太热爱。
两人做起来事半功倍,叶秋莹甚至计划着,要购买一台小型的精密设备。
有新设备,在这里工作也方便不少,甚至随着沈珩对芯片材料的研发,两人能够尝试设计需要新的智能配件。
“要不往后咱们成立属于我们的工作室吧。
”
“好。
”
“一言为定。
”
“驷马难追。
”
“嘿嘿。
”
“哈哈。
”
“……”
*
等到五月份的时候,她来这里整整一年的时间,基地附近的信号塔终于建设完成。
叶秋莹立马买了传呼机、安装了电话,终于能够联系上周科他们。
她一连三天狠狠煲起了电话粥,过了通讯瘾。
问起现在的福星和卖场发展,简直不要太红火,财富确实是可以积累的东西,肉眼可见她的户头噌噌噌往上增长的数字。
现在她好像还挺有钱?
然而有钱之后的日子,仍旧平凡而充实。
她和沈珩依旧待在基地,每日的工作内容差不多,但进度和发展已经有了质的改变,后续工作也相对轻松不少。
匆匆一过,已是一年后。
1988年,叶秋莹在基地待了两年。
两人的夫妻房发生不少变化,四处都摆放着两人的小发明,不少东西瞧着不仅精致,关键还便于生活。
夫妻同心,做彼此最坚强的后盾,工作也越发顺利。
现在整个基地不仅扩张,资金投入也多了起来,一切都在向好的地方发展。
基地人员日子,也不像再向以前那样辛苦,每天吃着香软的米饭,叶秋莹竟觉得已经是最幸福的事。
前期的这么苦也支撑了下来,热爱确实可抵岁漫长。
不得不说,在基地两年的时间里,她的心境似乎也发生了变化。
加上腰包里的钱越来越多,80年代上千万的资产,不买什么先进仪器,除了研发高新科技之外,日常花也花不完。
科研花销虽大,但她也爱上了做慈善。
或多或少地调查后,投资捐款建设了不少乡村希望小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知识改变命运,一丝也不假。
当然她后续也会跟进,避免资金用在不正当的地方。
与此同时,她和基地各大工程师,在一起设了不少符合国标的医疗机械。
研发期间在无人区见证了大自然的威力,对生命和大自然产生的敬畏,看见基地人员太多太多的伤亡,农村落后的医疗水平。
医疗投资真得太重要。
沈珩也陪着她一起捐款,两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