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长宁声音低沉,继续自言自语道,“是萤火虫。
”
这是那日玉脂抛绣球的灯谜。
谢燕鸿正在房里,扒着窗口往外瞧,他听不见长宁的声音,却见到了那一点萤火,他也用目光去追随那点明灭的萤火,目送萤火往远处花草间飞去。
宝津楼下死了人,荣王被申斥,圣人似又旧疾复发,数日不曾临朝。
百姓们不懂内情,自然能够尽情享受这大好的春光,到城外踏青赏春。
谢燕鸿倒是老老实实在家里待了许久,这回,颜澄和孙晔庭也没来找他,估计也是家里拘束着,不许到外头瞎跑添乱。
浴佛节的热闹,谢燕鸿没凑上,连端午也是在家里过。
端午那日,不好到外头热闹,家里倒是一色色过节的东西都备齐的。
彩色丝线编成百索,挂在门上,以避邪祟。
侯夫人王氏还用掺入金线,亲手编成一条,要系在谢燕鸿的手腕脚腕上。
被当成小孩子对待,谢燕鸿羞得耳热,但又不好违逆母亲,只好系上。
王氏又朝长宁招了招手,笑着往他手腕上也绑了一根。
长宁没说什么,只是一整日看了又看,仿佛新鲜得不行。
这些端午常有的东西,他仿佛都没见过,不仅没见过百索,艾草老虎艾草小人也没见过,切开后蛋黄流油的咸肉粽子,他一口气能吃上好几个。
端午过后几日,东西尽数撤下来。
长宁手上系的百索却没有取,谢燕鸿故意调侃他:“你多大了,还这么喜欢这些小玩意儿,我的也送给你算了。
”
话一说出来,谢燕鸿又后悔了。
这几日,他一句话都没和长宁说过,他自己倒是憋着气,倒是长宁一如既往,反正他也甚少说话的,谢燕鸿不叽叽喳喳地烦着他,正合他意。
但长宁是真喜欢这百索,在关外何曾见过这些小玩意儿。
说到底,他也不是真喜欢这一条绳,他喜欢的是王夫人垂首编绳时,那一抹温柔。
那种感受,仿佛摸到了草原上初长的春草,摸到了新长好毛的羊羔,让人心里忍不住发软。
长宁点点头。
谢燕鸿见他真的想要,便把自己的百索解下来给他,手上戴两条,多少有点奇怪,谢燕鸿灵机一动,将两条绑成一长条,还把长宁的那块鱼形玉佩穿上。
“绑在脖子上吧。
”谢燕鸿提议道。
长宁又点点头,坐在椅子上,低下了头,露出脖子。
谢燕鸿原本是想叫下人帮他绑的,见状,也就自己上手了,帮他把彩绳绕过脖子,在后颈绑了个活结,鱼形玉佩便垂在锁骨那儿。
玉色温润,趁着他麦色的皮肤,质朴天然。
长宁高大健硕,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