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加分了。
”
这之后,既生终于得了清净。
课间,小吉也终于不用为了和既生玩而拼尽全力挤进人群了,另外还有个男孩子仍然来找既生,他们三个课间说说笑笑,一起聊天,一起去卫生间,但没有人扶既生了。
他有了真正的朋友。
既生思考过,其他同学不再来争抢着扶他去卫生间到底是因为他说了不需要,还是因为这事不加分?
但他只是想了想,便没有继续深究下去了。
人活得太明白不是好事,他看到了善意,那这就是真相。
姐姐说得对,谁都没有错。
既生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学生,他拄着拐,快乐地和聊得来的同学说话,再也不用背负不应该背负的压力。
最主要的是,他拥有了喝水和上卫生间的自由。
冬树课间去打水的时候,都会帮既生接一杯,他们姐弟的喝水量达成了一致。
学雷锋的活动在一年级实践了一个月,最后决定要在全校推广。
学生做的好人好事最后会影响班级的评分和学生自己的奖状。
冬树作为班长,也接受了小沈老师的任务,登记每天的好人好事。
这个任务大大增加了冬树的工作量,她之前从来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好人好事可以做。
“我捡了树叶!”
“我擦了玻璃……”
“我扶起来歪倒的椅子!”
这都是正常的好人好事,但也有些比较离谱的,比如——“我把家里买的鱼放生了。
”
“我看一条小狗拴着绳子叫,就帮它解开了!”
冬树听到这里,便冷酷地将这两条划掉了:“这不是好人好事!”
这些都还好,但好人好事越来越多之后,这个活动慢慢也有了变化。
家长们知道这个和孩子最后的奖状有关系,也开始参与了进来。
刚开始有个班的孩子捡到了十块钱交给了警察叔叔,班级获得了较高的分数。
没过多久,便有人捡到了二十块……
这之后,数字开始滚雪球一样变多起来,五十,一百,二百……
学雷锋之前,学校附近可没有那么多人丢钱啊。
冬树觉得这事不太对,但她又说不了什么。
回家后,她和既生说起来学校的事情,既生有些犹豫,他也想获得学雷锋的奖励:“我们要不要……也出去捡钱啊?”
小花的眼睛刷一下就亮了:“我也去!”
冬树摇头:“这钱我们可捡不着,都是有人丢,有人捡,有人认领的一套流程。
”
既生立刻明白了,他有些生气,但想到了自己之前的经历,终究没有说话。
虎爷爷吧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