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平凡的一天

首页
就要被父亲提问了,朱标倒是无所谓,寒窗苦读五年,加上最好的老师教导,他现在的才学按照宋濂的说法考个进士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一旁的弟弟们就不行了,趁着朱元璋看书的功夫,眼巴巴的看向兄长,小眼睛里泪水都要流出来了。

     年纪尚幼的朱棣朱橚还好,才入学没多久,就算没答上来也不至于挨揍,但是朱樉和朱棢可跑不了。

     想来父王特意把自己叫来想必是为了给朱棣和朱橚立个榜样了。

     至于把朱樉和朱棢叫来就是要给两个小的见识一下不学习的后果。

     “标儿,你给咱说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朱标上前一步回答道: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

     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

    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

     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

    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

    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

     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

    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觉得哪怕是李善长那个老东西都没有儿子说的好,说得透彻,谁说咱老朱家出不了读书种子的? “标儿说的好!昨天汤和运来不少好东西,都放在库房里了,你进去随便挑些!” 然后就转头看向朱樉和朱棢:“咱也不指望你们俩能比上你们大哥,也不用《中庸》难为你们,就考考你们论语吧!” 过程也不用详细说,哥俩联手都是磕磕巴巴的,而且自己都没有信心,恐怕会点的都已经忘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