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7节 历史(二)

首页
自成开始占据京师外城而告终。

     又是一个黎明。

     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一日,晨。

     皇帝照常上了早朝。

    他身穿十二团龙明黄龙袍,端坐在皇极殿前的龙椅上,静静等待着帝国的臣子们前来议事。

     皇帝的身边,今天人格外少。

    除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外,只剩余了一群低品级的小太监。

    其余宫中大铛,踪迹全无。

     不久后,上朝的臣子终于来了。

     只见空荡荡广场上,一个孤零零的身影,穿着全套大明朝服,沿着往常群臣上朝的路线,缓缓来到丹陛前,下跪行礼:“臣卜大醒,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 “哈哈哈。

    ” 望着唯一来捧场的臣子,皇帝终于破防了:“煌煌大明,却唯你我君臣二人。

    ” 推开案几,神色已然有些癫狂的皇帝,大步来到殿前,扬臂推锥,亲手敲响了景阳钟,召集百官。

     悠远的钟声随之荡漾开来,传遍了京城的每个角落,久久未曾停歇。

     可是,任崇祯如何奋力敲钟,许久时间过去,空旷的殿前,依旧只有卜大醒孤零零一个臣子矗立在原地。

     “亡了,终究是亡了!” 貌似癫狂的崇祯皇帝,仰天大笑,复又悲哭三声。

    随即,他拔出腰间平时并不佩戴的宝剑,大步向后宫赶去。

     一众太监急忙跟上。

     到了这个时候,社稷将覆,乾坤倒转,早已准备好殉国的卜大醒,也就不再遵循什么宫中礼仪了。

    于是他一个外臣也匆匆跟在了皇帝身后。

     就这样,一行人径直入了后宫。

    不一刻,皇帝当先踏进了坤宁宫内殿。

     内殿中,早有预感的周皇后,已经穿着皇后正装,和往日得宠的田贵妃、袁贵妃一起,静静坐在座椅上,等待着皇帝的来临。

     在皇后面前站着的,还有三个少年人:太子、永王和定王。

     原本面露狰狞的皇帝,见到这一幕后,面色不由得缓和了下来。

    他缓缓走到太子朱慈烺面前,摸了摸太子头顶,然后下令,命太监将三子带去后殿,找些贫民衣物,换装后,将他们送去各自的外戚家中。

     安排完这些,皇帝开始履行下一道程序:为避免被反贼凌辱,他要求皇后自杀。

     早有准备的周皇后,先是与三子诀别,复又在皇帝面前下跪,行了最后的夫妻大礼:“妾随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 说完,周皇后平静地去了后殿,上吊自尽。

     田贵妃也默默地回了后殿,一同上吊。

     在这个过程中,面露悲痛的皇帝,拿起桌上的酒壶,连饮十数杯烈酒。

     最后,大约是酒量终于麻痹了神经,皇帝遂抽出剑,一剑捅进了尚在哭哭啼啼的袁妃心窝。

     做完这一切,袍袖上沾满鲜血的皇帝,去了后殿。

    看到皇后和田贵妃的尸体后,皇帝又开始在后殿寻找长平公主。

     不料,寻了半晌,并没有发现长平公主朱媺娖的身影:“阿九呢?” 一旁宫女瑟瑟发抖,言道公主从早上就不见了。

     和历史上不同。

    这个时间段的阿九,年方六岁,个头很小,大约很容易就找不到了。

     未己,寻不到公主的皇帝,又提着剑,去了自己的嫂子,明嘉宗朱由校之妻,张嫣张皇后的寝宫。

     结果,寝宫中却是空无一人,遍地凌乱,宫女太监纷纷不知所踪。

     长叹一声后,崇祯再出得宫门,命王承恩寻了些马匹和武具,分发给了身边所有太监。

    就连文臣卜大醒,也分得了一柄短剑。

     接下来,崇祯手执三眼火枪上马,与数十名太监组成的骑兵队伍,同至东华门。

     不料,东华门上守军见到身穿黄袍的人影,当即乱箭射下,硬生生阻止了皇帝出门的想法。

     到了这一刻,皇帝终于醒悟:臣子们今天是决不允他出逃京城的了。

     带着不甘和不能置信的心态,崇祯之后又绕路文华门,一路奔行到了朝阳门前。

     预料之中的结局再一次出现:世受皇恩的成国公朱纯臣,闭门不纳。

     眼看着最后一丝逃命的希望破灭,万念俱灰的崇祯,调头回到了皇城内。

     这个时候,皇帝身边,随从早已星散,只余二人在侧:卜大醒和王承恩。

     而已经变得浑浑噩噩的皇帝,一路摇摇晃晃,只往后宫处行去。

     不知不觉间,皇帝穿过了神武门,登上了后宫的制高点:煤山顶的寿皇亭。

     站在寿皇亭旁的一刻歪脖树下,业已浑身虚脱的崇祯皇帝,扶着树桩,最后一次观览了他的大明江山。

     当其时,远方黑云笼罩,京城内外火光映天,遍处狼藉。

    隐约间飘来的滚滚浓烟,混合着喊杀声,活脱脱一副末世景象,却是大明江山的真实写照。

     见此惨状,崇祯厉笑一声后,长叹道:“国君死社稷。

    二百七十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 说完这句,崇祯解下了腰带。

    一旁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哽咽着接过,替皇帝在树枝上绑好了绳环。

     这边厢,皇帝脱下明黄外袍,然后咬破手指,在蓝色中衣上写下了那封血书:“朕自登基八载,虽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 全程,东宫太子讲读长跪不起,以额头覆地。

     待到皇帝写完血书,王承恩跪倒在地后,皇上先是以发覆面,然后抬脚,踏上了王承恩脊背。

     这时候,卜大醒开始行三跪九叩的送君大礼:“皇上且先行片刻,臣随后就到。

    ” 下一刻,皇帝将腰带套进脖颈,然后脚下一使力,蹬开王承恩,将自己挂在了半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