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0章 终 ◇

首页
16]。

    苏朝辞因在党争中斗下周檀,声名俱佳,威望水涨船高,大有比肩前朝刘争之势。

     重景六年秋,明帝改元明泰,朝野在苏朝辞统领下一派清平,濯舟将军周彦四破西韶、边境大捷,内外通明,兼之明帝励精图治,一扫前朝党争和即位风波带来的阴霾。

     大胤迎来短暂的盛世时期,史称“明泰中兴”[17]。

     【病逝临安】 重景五年末,周檀寂寂病逝于临安天影亭,享年三十一岁,葬于杏山坡。

    碑刻无名姓年份,现已不可考(一说在今浙江省杭州市郊留有周檀旧宅遗址,亦有传闻称其并未身死,只是隐世不出,史述不详,现已不可考证)。

     存《春檀集》[18-23]传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如《四月十七日杏花春夜》《夜削竹骨感怀作》《春归》《如梦令·人间天青雨泽》《清溪悼旧》等,辞藻清丽,襟怀广博。

     因十恶罪状,名列北胤佞臣传首位[24],但史学界从南胤开始就对此存疑。

    南胤天承五年,胤景帝将周檀从《胤史·佞臣传》中除名,一应史料移入《胤史·名臣列传》。

     移名翻案之事成为千古绝响,直至南胤亡国后,史学界还在就周檀“移名翻案”之事争论不休,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其余史料不可考(野史记载,明帝病逝后,曾在汴都风靡一时的北胤话本小说《白雪长歌》主角原型疑似周檀,但作者佚名不可考,且书中形象与正史差异较大,故存疑)。

     【历史评价】 苏朝辞:霄白为宰辅时宵衣旰食,然世事纷繁,非一法可变。

    [25] 白沙汀:吾有旧友生竹骨,愈岁愈高始洁白。

    [26] 沈络:络至晚年,思及过往,悔之未成周霄白友……其人虽则执拗生硬,不失济世之心。

    [27] …… 程履之:法之变考,如器生于毋用时,檀之策早,生不逢时。

    [35] 杨至:胤末兵乱,削花之法当承十一,檀之罪也。

    [36] 徐法蓝:檀虽身死,其法于后世一千二百年典刑量律多有参详,此不世之功。

    [37] ……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刘昌平《北胤四百年》:……周檀此人,之所以能够引起海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除了他著名的“削花变法”,还有其人生平。

    燃烛楼叛师门写赋、刑部屠杀异己、从西境回京突兀成为执旨之臣……桩桩件件本该成为政敌抨击的事件,都在后续消弭无声,与他同在朝堂为官的那些人,与他斗得双眼通红,却从未将这些事拿出来做过攻讦的证据……历史学家认为,其中必有隐情,但隐情不可知,史料又欠缺,其人究竟如何,成为镜花水月、可望不可得,怎能不引发众人探究欲?[97] D大历史学系教授冯具然《大胤风流人物志》:政通两胤,不取沽名,真小人,真君子。

    [98] D大历史学系副教授曲悠: 《金石不死·周檀传》:……历史对人经常是不公平的,人们所能记住的,不过是传言最广、最深入人心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