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第三幕 《拉赫玛尼诺夫》③

首页
,就是《拉赫玛尼诺夫》了。

     音乐剧演员,需要唱、跳、演俱佳,但不是所有的音乐剧,都需要跳舞的。

     比如这部《拉赫玛尼诺夫》就是一部单纯的音乐舞台剧,整部舞台剧有且只有两位演员,一个饰演拉赫,一个饰演他的好友达利博士。

    剧中的所有配乐都是在拉赫本人的钢琴作品上改编而来,演唱难度巨大。

     “这剧是双男主啊。

    ” “编剧和作曲都是《摇滚莫扎特》的粉丝,致敬偶像嘛。

    ” “看了眼角色表,真够累的,达利居然还要一人分饰三个角色。

    ” “韩国小剧场走出来的,都是能者多劳。

    ” “怎么样,你要不要演拉赫?” “拉赫要现场弹琴,而且是边弹边唱。

    我还是达利吧,达利是拉小提琴的,我觉得自己小提琴水平还是可以的。

    ” 教室的不同角落,都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

     每个人都在讨论分组的事情,向猜左右四顾,发现周边的每一个同学,看上去都那么自信。

     而他呢,白纸一张。

     原来这部音乐剧是韩国的,他以为是俄罗斯的。

     什么叫小剧场音乐剧?又和《摇滚莫扎特》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一个人要扮演这么多角色,不能多加几位演员吗? ……向猜挺直脊背坐在位置上,这些问题在他脑海里转来转去,他想问,可他开不了口。

     和勇气无关,和自尊有关。

     向猜比同学起步晚四年。

    他曾以为,他被他们抛下的只有专业课,只要他每天加训加练,就可以把声乐技巧、台词表演补上。

     可现在他发现,他缺少的还有四年的知识积累。

    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谈论的就是再基本不过的常识,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他们高谈阔论,聊先锋戏剧,聊小剧场运动,聊音乐剧的本土化移植,聊那些中国的、韩国的、日本的知名导演和制作人。

     而向猜只能直起耳朵,悄悄把他们提到的那几个词语记在本子上,准备晚上回寝室后再问问百度。

     至于表演搭档…… 班里的男同学在接触到他的视线后,都纷纷移开了眼神。

     没办法,芭蕾王子的名气太大、外貌又太出挑,不论谁和他分到一组,都要被他压住锋芒。

    曾经,他们还能安慰自己向猜不会唱歌,哪想到向猜天生嗓音条件好,又刻苦,这才两个月的功夫,演唱水平就提升的那么快! 这可是双男主剧!谁愿意在他身旁沦落为配角? 歌舞专业每年只招收一个班,二十八人男女各半。

    而中途转学进来的向猜,就是那多出来的第二十九人。

     两两分组,肯定会余下一个。

     琪霁见他落单,主动说:“向猜,要不然你加入我这组吧?我们可以把达利的另外两个角色分给你。

    ” 她的搭档是班上的另一位女孩子,她们戏称自己是“姬情四射”版《拉赫》。

     向猜低头看向面前的曲谱,两个小时的音乐剧,足足十九首歌。

     没有中场休息,两位演员要在舞台上用歌声演绎一代音乐巨匠的片段人生。

     “不用了。

    ”男孩抬起头,眼角里透着闪烁的星光。

    “——不论是拉赫还是达利,我一个人就能唱。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