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9章

首页
官员均是震惊不已,到两个月后,数额增加到一百万两。

    积压多年的商贸意愿一下子井喷出来。

     市舶司迫不及待将喜报送到京城,皇帝龙颜大悦,拿着折子赶赴慈宁宫, “母亲,您瞧一瞧,这是翎哥儿夫妇的功劳。

    ” 太后闲闲地卧在躺椅里,并不接他的折子,只觑着他问,“你打算怎么赏翎哥儿媳妇?” 皇帝笑道,“全凭母后做主。

    ” 太后哼了一声,给出建议后,又问起了陇西的战事,皇帝脸色一瞬间沉重下来。

     乌日达不知许了什么好处,说服鞑靼大汗一同出兵,他已派戚侯为主帅,大将朱庆为副帅驰援北境,戚侯虽然不能上战场,但他经验丰富,有他统兵指挥,不至于出大岔子。

     真正令他担忧的是西边。

     燕翎手里只有四万兵力,而这里头真正能用的只有一万精兵,这一万兵力需要面对十五万高原铁骑,他根本想象不到外甥要怎么打这一场战,他甚至已做好战败的准备,就连朝廷官员也已默认西线战事会失利,暗中商议如何善后。

     彼时的燕翎正在肃州卫所军营排兵布阵。

    说是排兵布阵,但真正在营帐里听令的反而是十来位盐商。

     一万人打十五万人,怎么打?根本赢不了。

     上兵伐谋。

     燕翎在北境一向是正面出击,无往而不利,到了西线,战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燕翎却做起了逃兵,只遣驻守在肃州的老将带着一万精兵与对方周旋。

     他想出一条狠计。

    第一步切断朝廷供往高原的盐铁茶生丝等,将所有偷运的商人都给抓了起来。

     其二,从朝廷招来鸿胪寺少卿,遣他前往乌斯藏宣旨,往后乌斯藏的土地与人口施行推恩令,何意?以往各部落的人口和土地只归嫡长子继承,庶子不得分封。

    现在不一样了,庶子也可以分封,且只要带兵投效大晋,朝廷给与一万担盐引和一万担茶引当做抚慰。

     这下好了,整个青海高原炸开了锅。

     原先同仇敌忾,决心一鼓作气杀下高原,逼着大晋赔偿割地。

    这下兵还没出,先起了内讧。

    庶子们不干了,想方设法反老子,整个高原分崩离析,内战不断。

     前前后后,大约有二十多位首领投靠,一万兵力增加到了三万兵力。

     不过乌斯藏大汗也不是吃素的,他依然牢牢掌握着主要战力,真正有实力的部落首领还没反。

     接下来燕翎又使了一招,他安排数名官员,带着盐商和茶商,以大晋的名义悄悄去拜访这些部落首领。

     使臣对每一位首领皆是同一套说辞,“朝廷要在乌斯藏建三十个宣慰司,且给每个宣慰司十万担盐引和十万担茶引。

    实话告诉你,我手里只剩下最后一个名额,倘若你迟了,盐引和茶引可就没了,我也不多说,你自己掂量着办。

    ” 高原上最缺什么,盐和茶。

     这些首领隐隐心动,只是想起大汗的敦告,不敢擅自接旨,也不能轻易得罪,于是客客气气将人送走。

     其中一位首领的心腹正在外头打马游猎,不小心撞见另外一位首领将大晋使臣恭敬送出,瞧着双方言笑晏晏的模样,心下大骇,莫非他们已经接旨了? 这名心腹火急火燎赶回自家营帐,将事情禀报首领,“不好了,隔壁的桑吉已经接了大晋宣慰司的旨意,如何是好?” 此类情形还在不同的地方上演,大家都以为对方投靠了大晋,担心落人下乘,又念着大晋坐镇的主帅是兵部尚书燕翎,燕翎在北境甚有威名,来了三个月不声不响,莫非是另有诡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