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九章 正文完结(上)

首页
来,三两下将他们制服之后,将剑横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那些人一时不察遭了暗算,此时手中的刀被夺,举着手作投降状抬头看着承影,害怕道:“大人饶命。

    ” 承影道:“饶命可以,知道回去怎么跟你们主子汇报吗?” 那人用力的点了点头。

     承影又继续道:“你自己好好想想,是回去告诉你的主子,你办差不利,然后被处罚的好,还是回去说你将差事办好了,大家相安无事的好。

    哦,对了,我可知道你们宫外的家人都住在那里,若不想找死,就老实一点。

    ” 那人再次用力的点了点头,再次表示知道怎么做了 承影这才收了剑,然后挥了挥手,拉着棺材走了。

     赵王在宋国公府,看着承影从英氏肚子里取出来的东西,不由有些嫌晦气的躲远了一些。

     取出来的东西外面裹了一层不透水的牛皮,牛皮外面沾了血,承影将上面的血迹洗净,将牛皮打开,然后看到了里面的黄色绢布,呈给孟季廷。

     孟季廷打开看了看,里面正是他想要的盖了玺印的皇帝手谕。

     他松了一口气,对承影吩咐道:“通知张尉,可以让城外的兄弟们进来了,让他们小心一点。

    ” 跟着又指了指棺材里的英氏,道:“找个好地方,将她好好安葬了。

    ” ****** 孟家给过世的宋国公夫人办了一个极其盛大的丧事,由宋国公和其长子孟承晖亲自扶棺,领着送葬的队伍,护送灵柩到孟家祖坟安葬。

     送葬的队伍在城门处与侍卫司的人发生了争执,两边甚至打起了架来,将同时专门运送食材入京的蘩楼的管事吓了一跳,又因他们运送的一部分食材是从江浙来的鲜鱼,怕闷久了鱼死了,便给城门的禁卫多塞了几包银子。

     蘩楼运送东西的人每日常进常出,双方相熟,又见查验了前面好几辆马车并没有查出什么不妥来,于是挥了挥手让他们过去了。

     又过了两三日,人马、兵器均已经准备就绪。

     孟季廷吩咐道:“皇后和贤妃不是想要玉玺,给他们吧,也该收网了。

    ” 于是,皇后和崔贤妃找了一两个月均没有找到的玉玺,有一天突然在崔贤妃的云光殿里找到了。

     那玉玺就藏在她殿内的一个大花瓶里,一个小宫女洒扫时不小心打碎了那个花瓶,于是玉玺便露了出来。

     崔贤妃小心的拿着那玉玺,不由道:“真是灯下黑,我们将整个皇宫都找遍了,却没想到被人藏到在了本宫的宫殿了。

    有了这玉玺,一切就好办了,该是将诸位大臣请进宫来了。

    ” 宣懿长公主总感觉这玉玺出现得太顺利了些,还有宋国公府,最近也显得有些安静,她对贤妃道:“总觉得哪里不对。

    ” 崔贤妃道:“管不了那么多了,再拖下去对咱们没好处,必须得让一切尽早落定,母亲通知父亲和兄长办事吧。

    ” 崔贤妃摸着这玉玺,脸上十分的高兴。

     到了晚上,她带着传位昭书和玉玺一起进了勤政殿,坐到皇帝的床边,对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沉睡的皇帝道:“陛下,臣妾知道您醒着,臣妾都跟您亮了明牌,您也不必装了。

    ” 如今的皇帝瘦得如同干柴一般,明明四十还不到的年纪,看着却像是老了十几岁。

     “臣妾这传位昭书已经拟好了,玉玺虽然也已经到了臣妾手上,但臣妾想着,这玺印还是该您来盖才好,这才显得咱们珏儿登基得名正言顺。

    ” 说着将手里的诏书摊开,让人搬了小几过来,然后握着皇帝的手要让他拿着玉玺盖印。

     皇帝这时候眼睛猝然睁开,一把将她推开,怒瞪着她,骂道:“你这个贱人,你想谋逆!” 崔贤妃被推得踉跄了一下,玉玺也摔到了地上,她也不生气,将玉玺捡起来小心翼翼的吹了吹上面的灰,又对皇帝道:“陛下既然不愿意盖,那臣妾就代劳了。

    放心,珏儿一定会好好打理这大燕的江山的。

    您不是想念宸妃吗,过了明日,您就可以下去好好与她团聚了。

    ” 她又站到了他的床前,居高临下的看着他:“臣妾忍着恶心伺候您十几年,劳苦功高。

    我的珏儿比四皇子、五皇子都年长,出身也最高贵,这皇位本就应该是他的。

    但是陛下既不体谅我的功劳,也不为珏儿着想,竟然想让一个宫婢之子继承皇位,臣妾实在不服。

    ” “这贤妃我也做腻了,想尝尝当太后是什么滋味。

    ” 说着脸上还十分温柔,让人搬了桌子,故意当着他的面在诏书上盖下了玉玺。

     她将诏书上的内容宣读了出来:“朕嗣祖宗大统,历今十七载,久因国事焦劳,以致脾疾,遽不能起,有负先皇付托。

    皇三子祈珏,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速择吉日即皇帝位。

    ” 然后笑了起来,看着床上的皇帝道:“陛下,您看这诏书拟的如何?” “你这个贱人,乱臣贼子,朕要将你千刀万剐。

    ” 崔贤妃像是故意为了气他:“陛下,臣妾真是同情您。

    这前朝后宫没有一个人是真心待您的,就连你最偏袒信任的周家,如今也背叛了您。

    啊,以前贵妃倒是真心对过您,但后来也不爱了。

    您坐在皇位之上,却是孤家寡人一个,真是可怜。

    ” 直到崔贤妃离开,皇帝都仍躺在床上,捶着床咬牙切齿的道:“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而黄内侍垂立在一旁,从头至尾都没有说一句话。

    直至崔贤妃离开之后,才上前去,伸手握了握皇帝的手,让皇帝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同一时间,在这夜黑风高的夜晚。

     青松让人绑了韩庶家中妻儿老小十几人,直接到了宫门处,逼韩庶打开宫门,然后让自己的人马悄然无声的进了宫。

     青松让人将他绑起来时,韩庶看着青松道:“庄老弟,咱们同僚十几年了,我的为人你是最清楚的,忠心不二。

    我假意投靠崔家,完全是为了找出崔家谋反的证据,我都是一心为了陛下,并非叛主,你明白吧。

    ” 青松笑眯眯的对他道:“这些话,你就去跟陛下说吧。

    ” “这样,你让我将功赎罪。

    你现在绑了我,明日崔家和符家的人见我没有守在宫门处,定然要怀疑,你放了我,我将功赎罪,我跟你们里应外合。

    ” “这可不成,万一你去告密怎么办。

    ” “我家里人全都在你手上,我怎敢。

    且我已经明白,崔家和符家谋逆是根本成功不了,我以前就是贪财,收了崔家的银钱,后面他们以此逼迫我下水,我现在已经后悔了。

    我就是为了韩家全族,也会弃暗投明。

    ” 青松沉默了一下,看着他,韩庶对他点了点头。

     青松于是抬起手挥了挥手,让手下将他松绑。

     到了第二日,久未上朝的文武大臣突然被召进了宫里,在勤政殿外呜呜泱泱的垂手站了一地。

    大臣们左右前后之间相互对视了一眼,脸上显得或沉重、或凝重、或不安、或担忧,当然也有暗暗高兴的。

     勤政殿的大门被打开,皇后、崔贤妃、三皇子抹着泪从里面走了起来,黄内侍手持圣旨跟随在身后。

     在他们出来之后,勤政殿的大门又缓缓的合上。

     皇后往前站了几步,看着站在下面的诸位大臣开口道:“陛下病重,遘疾弥留,今召大臣们前来,是陛下有诏要宣布。

    ” 皇后转头看向黄安,道:“黄安,宣读陛下诏书。

    ” 朝臣们纷纷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跪了下来,道:“臣听旨。

    ” 黄安于是上前一步,将手中的诏书张开,宣读:“……皇三子祈珏,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速择吉日即皇帝位。

    ” 三皇子这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