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首页
实践基地的诞生受到诸多非议,但在往后的日子里,大家用实际行动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什么叫做“嘴上说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 早上多睡一会觉,晚上多上一会网,对于还没有接触社会与金钱利益的学生来说,已经是最难以拒绝的诱惑。

     于是,在实践基地成立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陆陆续续地有几十人找李峋了解情况。

     李峋来者不拒。

     谁想来都行,谁报名都收,没有任何条件限制。

     最后甚至连方舒苗都过去挂靠了。

     方舒苗给出的解释是:“学生会竞争压力太大,我得挤时间去校领导面前混脸熟。

    ” 她还不忘好室友:“你想来不?我帮你跟李峋说。

    ” 朱韵婉拒:“谢谢,我暂时先不用了。

    ” 朱韵父母都是老师,在她从小受到的教育里,参加早晚自习是学生理所应当该做的事,算不上痛苦。

     而且,她到现在也没有弄懂那个所谓的“实践基地”到底是干什么的。

     对于传言所说,是系里因为李峋家庭背景过硬而开得小灶,朱韵一个字也不信。

     为什么不信? 不为什么。

     过了一段时间,事情渐渐有了变化。

    朱韵发现,好多之前为了不上自习而去基地挂靠的学生陆陆续续都回来了。

     方舒苗又带回了前线第一战况。

     “太扯淡了。

    ”她皱着眉头说,“项目太难,我们现在也就学了基础,才见过几个代码啊,就要搭那么复杂的程序,头都炸了。

    ” “很难?” “难!”方舒苗斩钉截铁。

     朱韵有点想问是什么项目,但临时想起什么,又问:“那任迪呢?” 就朱韵担任课代表的C语言一科来说,任迪的作业都是直接复制她的,看不出对编程有任何兴趣。

     一提起任迪,方舒苗的语气明显含糊不清起来。

     “她啊……她没参加项目。

    ” “那怎么留下了?” “李峋让的呗,项目开始第一天就把她名字写进去了,也不管她来不来。

    ” “这样啊……” 方舒苗耸耸肩,然后偷偷瞄朱韵一眼,小声说:“告诉你,任迪几乎天天晚上都去找李峋。

    ” 朱韵挑挑眉。

     “李峋也是。

    有好几次本来很忙的,但任迪一来,他放下手里活就走了,到半夜都不回来,谁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神奇吧?” 朱韵刚想说话,方舒苗又道: “诶,也不算谁都不知道吧,高见鸿知道,但不讲。

    ”她边说边撇嘴。

    “呿,神神秘秘,一男一女还能有什么事,都成年人了,怕鬼啊。

    ” “……” “任迪也是,蠢得要死,谁不知道李峋女朋友换得比衣服还快,她图什么啊。

    ” 方舒苗说完,翻了个白眼,施施然离开。

     朱韵一句话都插不上。

     实践基地的项目难度唰掉了九成的混子。

     另外一个值得考究的现象就是,这些人在回来之后,就很少参与那些讨论李峋的话题中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所有人都老实起来,期中考试到了。

     这是开学以来第一次正式考试,占期末成绩百分之三十的比重,大家都格外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