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2章

首页
◎诸萦浮起了念头,却仍旧有些犹豫,因为这个法子,或许对一些人而言,并不够公平。

     ……◎ 诸萦浮起了念头,却仍旧有些犹豫,因为这个法子,或许对一些人而言,并不够公平。

     陈王虽然将成雎逐出陈国,但成雎仍旧是陈国毫无争议的嫡长公子。

    若是成雎身居陈王之位,将陈国献给卫国,便能免去战乱,也属名正言顺。

     诸萦知道,若是自己,甚至是桓珩寻了成雎,他纵使是千般不情愿,可困于他固执的君子秉性,也一定会应允的。

     但诸萦正是不想如此,这般对成雎太过不公。

     成雎对陈王心结以解,他不再怨恨,可同样也不愿再见陈王。

    贸然将成雎带至陈国,对成雎来说,便是重新回到过去的痛苦中。

     诸萦有许多说辞来劝说成雎,但没有一样可以成为理直气壮伤害成雎的。

     她将手中的铜炉赚了个圈,最终还是放下了这个念头。

     这样于心有愧的事,她做不到。

     既然陈国暂时耽搁,诸萦就只能从齐国入手,至于齐国到底应该如何实施,诸萦恐怕还是要亲眼看上一看,才能有所决断。

     她瞬移到齐国王宫一处无人的偏僻之地,而后披上隐身的斗篷,在齐国王宫四处查探。

     但诸萦没有在宫人的住处流连,她主要是想瞧一瞧昏聩好色,为了强夺儿媳,不惜把最为出色的儿子遣往边关,最后事情败露,人尽皆知,其子羞愧之下拔刀自刎的齐王。

     能无耻到这个份上,着实少见,偏偏诸萦从前在卫国的祭祀之礼后,大宴天下诸侯,见着的是先齐王,也就是如今齐王之父。

     故而,诸萦是未曾见过这位荒淫的君主的。

     诸萦今日特意前来,为的就是能看清楚齐王究竟是不是如卷轴中记载的那般,以及如此昏聩的君王,底下该有多少臣子怨声载道。

     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在不起战事的情形下,是齐国归降。

     等诸萦好不容易从宫人的口中听闻了齐王的寝宫,正准备前去时,却恰好瞧见了一个极为眼熟的人。

     是她曾在宋国王畿的岐下之学有数面之缘的蔺尚。

     诸萦先时只是觉得眼熟,毕竟过去了整整十年,蔺尚早已褪去原先的青涩稚嫩,也不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说话就会磕磕绊绊的年轻学子了。

     他趋于成熟,在与下属交谈时泰然自若,很是沉稳,想来这些年也经了不少历练。

     也是,初相识时蔺尚是齐国的王孙,后来齐王薨逝,自然有公子继位。

     依照蔺尚在齐国王宫的风光来看,继位的公子应当就是蔺尚的父亲了。

    多年前不受重用,背井离乡求学的落魄王孙,到了如今,身份已是水涨船高,成了有望争夺齐国王位的公子了。

     或许并不只是公子,诸萦听见周围人对蔺尚的称呼,似乎他如今已被立做太子。

     出于多年未见的熟悉感,还有诸萦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