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记 一九九九年六月·重庆桃苑路一号

首页
反应怎么都一样,你俩是不是认识的啊?” 启安只好承认,“没错,我们是认识,可您先告诉我,那老太太是怎么回事?她说她是薛家的亲戚?她姓什么?” “她那姓少见得很,姓君,”蔡伯哭笑不得,“昨天那女娃一听说君老太,也噼里啪啦问了我一通,听完就跑,我话都还没说完,你们这是……” 他的话又一次被打断。

     启安不觉拔高了语声,“君老太多大年纪?她是什么人?现在在哪儿?” 蔡伯无奈,只好把昨天已经对那女娃说过的话,原封不动又说了一遍,“这老太是江南二中的退休老师,年纪比我还大,快八十了,住在哪儿我就不知道了。

    前年的清明,她女儿陪着她来过,带了花来,说是看望故人。

    就是她跟我说的,这薛家啊,官做得很大,可惜命不好,一九四九年往台湾跑的时候,一家人都上了飞机,谁知逃难的人太多,飞机超载,后面又有炮轰,炮弹满天飞,结果那架飞机刚飞出去就一头栽了下来,也不知是被炮轰的还是出了故障……老太太当时赶到机场迟了一步,本来是想跟薛家人一起走的,哪知眼睁睁看着飞机就那么炸了!” “就这样,旁人都以为他们在那架飞机上,发生了空难,没能幸存。

    所以这些年,留下来的人只当他们都不在了,也没再打听他们的消息,哪里想得到,他们并没有上那架飞机。

    ”启安将这番经过,详细转述给电话另一端的大哥,足足讲了半小时。

     站在酒店落地玻璃窗前,隔了一江如带,遥遥望见对岸灯火。

     从这里望下去,仿佛身在云端,不知数十年前,凭栏遥望江水,是否也是这般光景。

     启安握着电话,手心里有些汗湿,长出了一口气道:“大哥,既然他们的死讯能误传,那么当年霍家姑姑的死讯,也极有可能是战乱中消息传递失误,让双方都以为自己要找的人不在人世了……假设霍家姑姑活了下来,艾默很有可能是她的后代。

    ” 电话里半晌没有回应,良久,传来大哥低沉的语声,“看门老伯说的这位老太太,找到没有?” 启安回答:“我去那学校问了,确实有位退休老师姓君,从前在中学教英语,已经退休近二十年了,现在和她女儿住在一起。

    她女儿去年搬了家,新的地址还没查到,我已委托专人查找,最迟明天中午之前,会有消息。

    ” “你说的艾小姐,应该也在寻找这位老太太。

    ” “她比我早一天知道,也去学校问过,但我有把握在她之前找到,”启发皱眉想了想,“大哥,你确定那位老太太真是我们家的故人?为什么我从来没听说过?” 电话里沉寂了片刻。

     “祖父曾经有一位秘书,是姓君的,名叫君静兰。

    ” “啊,是她!”启安脱口而出,“父亲说起过,是有这么一个人,原来她姓君。

    ” “如果真是她,难得这么多年了,还记得清明去故居拜望祖父,你替我好好感谢这位老人家,”电话里静了一刻,传来大哥格外低缓慎重的声音,“至于那位艾小姐,我还是保留谨慎态度,在你没有确认她身份之前,不要将这件事告诉除我之外的任何人。

    ”他在“任何人”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启安心跳停了一下,迟疑地问:“对二姐也不能说?” 电话里的语声严厉,“我说的是:任,何,人。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