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

首页
够她将第一集看完。

     以往,她都是点一杯咖啡,一份轻食到办公室,充当午餐,今日却觉得食欲很好,刚开始看没多久,就找到家公司附近的徽菜,给自己点了一份老家特色的培乳肉,又点了一碗份量扎实的格拉条。

     最后就着纪录片享用,将整整一大碗格拉条都吃干净了,培乳肉也吃掉了大半。

     去外面吃饭的同事回来,见状惊讶,“经理,你今天胃口这么好?” “是啊。

    ” 姚思婕妈妈含笑点头,指指屏幕上还在播放的视频,“都是拖这部纪录片的福。

    ” … 职业影评人乔舒亚,也在第一时间观看了“食在华夏”。

     她是宋熙和的铁粉,一向很欣赏宋熙和的拍片风格,这次哪怕是纪录片,也不例外。

     看完后,她便洋洋洒洒写下一篇长评。

     从人文、历史、美学等多个方面,点评了这部纪录片。

     长评一经发布,便被许多网友点赞转发。

     还引起了一小股为“食在华夏”写长评的热潮。

     短短一周内,竟然多出好几千条,字数在四百字以上的长评。

     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情况。

     不单网友们感到惊讶,就连丁灵和宋熙和,以及工作室里的小伙伴们,都没有想到。

     要知道当初,宋熙和的《兄长》刚刚上映那一周,可都没收到过这么多长评。

     卢檬檬统计了一下网友评论,忽然道:“啊,我知道为什么突然多出那么多长评了!” “为什么?”其余人好奇朝她看去。

     她一脸震惊的讲出刚刚看到的内容:“好多中小学校的老师,都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写食在华夏的观后感!” 丁灵听后先是惊讶,接着恍然。

     难怪,她看到许多长评的文笔都很稚嫩,却又处处透着浅显直白的真情流露。

     就在“食在华夏”的热度,继续在网络和现实中发酵的时候,丁灵一行再次离开京市,踏上了拍摄之旅。

     第二部分拍摄地点,他们选在了美丽的湘省。

     第一站,就来到湘省省会。

     这里是近些年的旅游热门城市,这次拍摄,他们主要采取“双线并行”的方式,一条线是传统美食,另一条线则是现在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当地网红美食。

     两条线剪辑之后,交杂在一起,体现出这座城市既时尚又传统的双面。

     结束在湘省的拍摄,已是一个多月后,丁灵抽空回学校领了毕业证、拍了毕业合照,之后再次踏上旅途。

     第三部分拍的是闽菜。

     这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菜系,以烹饪山珍海味著称,海鲜和汤食都是闽菜里不容忽视的部分。

     鼎鼎有名的佛跳墙,就属于闽菜。

     除了名头响亮的老字号大馆子,闽省许多以家族宗祠为单位举行的宴席也值得一拍。

     光是各种宴席,他们就拍了近两个月时间,整个闽省这部分拍完,竟然用去的时间,比前两部分加起来还多。

     这中间,丁灵给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放过一两回假,但她和宋熙和却一次也没有离开过。

     再坐上回京市的航班时,随身行李里已经放上了厚外套。

     一下飞机,果然感受到了京市与南方的温差。

     在上飞机前,他们还穿着短袖、单裤。

     下飞机后,卢檬檬和小祝率先打了个哆嗦,赶紧将行李里带着的薄羽绒服套上。

     宋熙和接过丁灵手里的背包,让她腾出手来穿衣服。

     丁灵将一件浅栗色的薄绒外套穿上,接着又从登机箱里扯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