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1章 幕后03

首页
为了提防后患。

    楚地……太麻烦了,所以从娃娃抓起比较好。

    ” 秦、楚文化均与中原文化不同,受周王朝的影响很少。

    这也导致了秦国尊天子、始皇帝称帝号称自己为正统,中原不敢不从,前楚遗老却不在乎。

     楚蛮夷也,管你正统不正统? 要想彻底摆平叛乱因素,就得从年轻一代开始影响。

     尤其是项燕之后,带走带走。

     赵维桢就不信,要是项羽从小在咸阳长大,还能造的起反来。

     这么一员猛将,日后为秦效力不是更好么? 李信却仍然有犹豫:“刚出生就为质,是否太苛责了些?” 吕不韦侧了侧头:“我皇两岁时,亦在邯郸为质呢。

    ” 李信:“……” 这还不是你的锅! 当然,腹诽归腹诽,李信可不敢出言得罪吕不韦。

     “这倒是个办法。

    ” 思来想去,也确实没有更好的法子。

    李信只好应下:“谢二位提点。

    ” 而后出于客套,李信又问:“先生与夫人要往何处去?若不介意,末将可派些兵马护送。

    ” “毋须将军挂怀。

    ” 吕不韦客气推脱道:“平叛重要。

    既是楚地乱了,我与夫人折返回去就是。

    ” 赵维桢:“等等。

    ” 项燕和公子启在鄢郢起兵,这就是在湖北。

    曾经的楚地可是横跨湖北到江苏来着。

     “还是劳烦将军分几个兵,”赵维桢说,“我想去一趟泗水郡。

    ” 吕不韦:? 李信:? 在场两位男性面面相觑。

     “夫人……去泗水郡做什么?”不止是李信,连吕不韦都不明白。

     赵维桢莞尔一笑:“齐楚相邻的地界,总觉得会有才人辈出。

    ” 项羽都安排好去处了,其他人咱也不能放过对吧! ………… …… 一路往东,有了兵马护送,旅途更是顺畅不少。

     在路上,赵维桢也没闲着,一边继续教导德音,一边和吕不韦着手《吕氏春秋》相关的工作。

     等到了泗水郡,二人已定下初步的总体框架。

     而且,这一路也不是白走的。

     历史上到了秦朝末年,灾害频发。

    苛政外加自然灾害导致民不聊生,才有了各地歧义的情况。

     也不知是秦统一早了,还不到时候,还是基础生产力提高了,情况要好一些。

    总之赵维桢一路往东走,尤其是到了安徽江苏一带,觉得各地比历史记载要好不少。

     文信侯与夏阳君周游到沛县,还有兵马护送,就算是想低调也低调不成。

     一家三口的马车刚进县城,沛县的县令就带着人亲自出迎。

     当地的县令还挺年轻,看面相算作青年才俊,见吕不韦先行下车,一个健步冲上去要搀扶:“先生您可小心些!” 吕不韦:“……” 赵维桢在身后凉凉补刀:“你不就是想要这待遇么?” 吕不韦:“…………” 这是干什么,他离老到走不动路还差了几十年呢! 他挂着假笑躲开县令的手:“不韦自己行走就是。

    ” 大人物到访,设宴迎接无法避免。

    饶是赵维桢三令五申,县令还是厚着脸皮搞了一出,只是一切从简,不算铺张浪费。

     席上不止是县令,当地官员、有权有钱的人一应到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