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9章 幕后01

首页
幕后01 吕不韦和孟隗夫人是谁? 学堂里的先生对公子扶苏说,是秦国的上一任相国,与父皇的先生,只是在秦国统一六国后,他们两个人犯了错。

     这是课堂上的说法。

     公子扶苏知道事实情况没那么简单,也不是听起来这样。

     翻阅记录,扶苏看到史官记载很清楚:文信侯私养门客,夏阳君下属闹事,始皇帝以为二人管教不力,不足以继续担任一国之相和帝王之师的职责,便收回了相国的相印和太师的名号。

     但念在二人于秦有功,父皇没有取消他们的封邑。

    于是吕不韦和赵维桢夫妇干脆告老,离开咸阳了。

     扶苏虽然只有七岁,但他不傻。

    学堂的先生教是这么教的,但他提及二人时,不仅面露憧憬之色,还要再认真补一句:虽有过错,但功不可没。

    紧接着便抛开记载,开始讲当年的故事。

     这可是一国之相和皇帝的先生啊,仅仅是手下人出事,就能闹到丢官么? 连扶苏班上排名倒数第一的同窗都知道,这是父皇找了个借口。

     六国一扫,天下初定,父皇又心心念念改制之事。

    朝中多有反对之声,甚至父皇还没动,就有保守党考虑拉帮结派从中作梗。

     然后父皇刚刚改号,就来了这么一出。

     看,连相国和太师我都敢辞,你们其他人能比他们夫妇还更得我信任吗? 如此敲打群臣,效果拔群。

     二人一走,其他人也不敢随意找茬出言反对了。

     然后父皇才把李斯与远在新郑的公子非提拔上来,一为左相,一为右相。

     秦国以右为尊,据说新封时,有人还为李斯鸣过不平——他在秦做事多年,为何偏偏是公子非尊为右相? 但李斯并没有多说什么。

     之后秦国开始改制。

     自扶苏有记忆起,朝堂之上就没停过。

    实行三公九卿制,以郡县取代分封,征兵制变募兵制,根据当下情况完善秦律等等。

    一系列措施将六国旧贵的念想彻底扼杀在摇篮里。

     直至此时公子非尊为右相的价值得以彻底彰显出来,他虽为韩国旧贵族,但推行改制毫不手软,如此得罪了不少人。

     今年扶苏七岁了,改制还在进行当中,有朝堂非议、有楚人起义,公子非则完全秉承着逆皇帝者当亡的态度,分毫不退缩。

     扶苏曾经偷偷问过李相国:公子非不怕吗? 向来不将情绪和姿态摆在明面的李斯闻言一顿,片刻过后,他送给扶苏一个足以称之为动容的神情。

     “他早已把自己当死人,死人是不怕死的。

    ”李斯说。

     扶苏听得懵懵懂懂,但直觉告诉他,这件事不好去问。

     但扶苏自己多少想明白了一点:这应该是父皇与他们说好的。

     包括文信侯与夏阳君离开也是一样。

     他们不走,这些事就要由他们来做,父皇肯定不愿意——至少父皇不会准许孟隗夫人把自己当死人。

     她走之前,孟隗夫人都不是孟隗夫人呢。

     除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